前三季度净利润近600亿元 回顾科创板设立5周年成就→

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3-11-05 17:50

今天(11月5日),正值科创板宣布设立五周年之际,上交所发布科创板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净利润近600亿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科创板558家公司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272.93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595.31亿元。

具体来看,超六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有60家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增长同比超过50%;净利润方面,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22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有100家公司净利润规模增长同比超50%。此外,科创板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平均达到42%,大幅领先于其他板块。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科创板公司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成长性较强,营收和利润具备持续增长的能力。其构成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行业,这些行业代表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因此科创板具备较高的发展潜力。

回购、增持也是前三季度不少科创板公司的选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科创板共有108家公司新发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142亿元;科创板公司共发布36份股东增持计划,其中超八成在7月之后发布;众多科创板公司以实际行动表达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

加快研发转化速度 打造“硬科技”企业高地

科创板作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近年来持续聚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专门针对科创类企业的上市标准,企业上市获得直接融资,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速度不断提升。

在青海西宁,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记者看到,车间里,乳白色的原材料在这里经过上百道工序,淬炼成黑色的高强度碳纤维。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公司碳丝分厂副厂长王学荣:耐热性、高强度,抗疲劳,耐腐蚀这些性能的都特别优异,它已经在很多领域代替了一些金属。

对企业来说,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产品要推广市场,就要提高产能,这就要求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能够进行厂房的建设和生产线的投入。虽然银行贷款能解决一部分,但仍不够支撑公司的发展需要。

中复神鹰碳纤维证券事务代表张晶晶:因为专注于技术开发、研发投入非常大,也一直未能盈利,所以在行业快速发展期间,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最高效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2022年4月,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首发募集资金超29亿元。

中复神鹰碳纤维证券事务代表张晶晶:企业上市募集的资金,我们也是主要投向了西宁项目中去。募投项目的建成和投产为公司进一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在科技部组织的56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36家科创板公司参与了其中22项,覆盖了基础科研、关键仪器、前沿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

追踪科创指数相关产品种类增加 规模增长

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追踪科创指数的相关产品也随之应运而生,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期权等投资工具,不断完善科创板配套产品体系。

10月26日,第二批3只科创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获批,此前,聚焦科创板中盘股的4只科创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在8月上市,截至目前,基金份额已超90亿元,较募集规模增长约29%。

今年6月,科创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期权上市,这是全面注册制背景下,首次推出的股票期权新品种。据统计,上市以来,该期权品种日均成交量持续提升。

平安期货研究所所长李晨阳:科创ETF和期权的丰富,投资选择更加多元化,能够更好满足市场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的交易活力和流动性,促进A股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引导中长期资金流入科技创新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科创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达1640亿元,其中科创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产品规模超过1400亿元,稳居境内第二大宽基指数产品。

与此同时,科创50指数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美国、英国、日本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所相继上市13只产品,产品规模突破15亿元,是境外产品最多的A股指数之一。

中信期货研究所权益策略组资深研究员康遵禹:近年来,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能够更好分享科创板增长红利,这也有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及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