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收入达2.37亿美元 贵州涉外经济发展情况亮点纷呈
11月30日,记者从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前10月金融运行及相关金融政策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10月,贵州省涉外经济持续发展,全省跨境收支总额1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并呈现以下特点:
货物贸易稳步增长。前10月,全省货物贸易收支5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收入45.02亿美元,同比增长5.4%,支出12.74亿美元,同比增长54.8%。从主要贸易产品看,化肥出口收汇11.46亿美元,同比增长60.66%;农副特色产品(烟、酒、辣椒、茶叶、菌菇)出口收汇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5%;橡胶产品出口收汇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服务贸易增势喜人。前10月,全省服务贸易涉外收支总额11.73亿美元,同比增长32.9%,已与2018年11.73亿美元历史峰值持平,今年服务贸易收支将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服务贸易涉外支出7.4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服务贸易涉外收入增长势头强劲,创汇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8.2%。我省企业境外承包工程建设收入达2.73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64%,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收入达2.37亿美元。
跨境融资持续活跃。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拓宽贵州省企业融资渠道,梳理辖内重点外资企业名单,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发挥管家式服务职能,力推跨境融资惠及实体经济。指导企业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完成业务申请、资料上传、凭证领取等步骤,办理时长由1个工作日缩短至2小时左右。1-10月,全省53家企业借入21.8亿美元,同比增长67.7%。
风险防范取得成效。今年一季度,省内个别企业通过计算机算力出口收汇逾4000万美元,经调查核实,上述企业参与境外比特币“挖矿”获取高额受益。在认真分析利弊后,及时上报反映情况,获多位省领导批示,并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重点金融工作任务”,最终多部门联合及时遏制比特币“挖矿”收汇行为。在国家9月正式出台整治虚拟货币“挖矿”通知前,前瞻性地开展了防范化解虚拟货币“挖矿”风险工作。
推动跨境人民币使用取得突破。为让全省外贸企业充分享受跨境人民币业务在节约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等方面的政策红利。2021年7月至9月,贵州省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对照重点企业名单,积极调研走访,主动对接需求,最终形成“一企一策”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方案。活动期间,50余支宣传队共调研走访企业271家,成功推动30余家企业首次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12县实现跨境人民币业务零突破。
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