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郭洞村

浙江学习平台 | 2021-11-15 09:19

郭洞村坐落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城南十公里群山之中,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因村东西各有龙山、虎山夹峙,“山环如郭,幽邃如洞”,故名“郭洞”;又因宝泉、漳泉双泉汇注合一成龙溪,穿村而过,遂有“双泉古里”之雅号。

据《何氏宗谱》载,元代时,郭洞的何姓始迁祖何寿之,看中了这里的山清水秀,举家迁徙于此。何氏子孙在此绵延,世代书香,英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举人、贡生、秀才等百余名。郭洞虽不大,但形制丰富、完整,至今村内仍保存有许多明清古建筑。整个村落建筑的布局以一祠四厅为骨干,依血缘房派关系规划建设。郭洞村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森林乡村”“浙江省美丽乡村”“浙江50个优秀景区”“中国绿色村庄”“美丽宜居浙江样板双百村”等荣誉。

郭洞迴龙桥

郭洞是极富江南传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也是环境优美的生态村。村东的龙山,有着神秘古幽的原始生态林,品种繁多的千年古树,堪称“江南一奇”。村南群山环绕的大湾湖,湖水清纯碧绿。乘竹筏荡湖进去,进入船坞峡谷,沿台阶古道攀援而上,一路溪涧激流奔泻,林幽花香鸟鸣。宝泉岩山顶称为“石弄堂”的地裂沟,更是一处神奇所在,裂沟形成之谜至今未解。进入神秘幽静、千奇百怪的沟内,犹如掉入“迷窟”。出沟后,来到名为“狮子头”的山巅,远可眺望武义县城、金华北山和丽水括苍山;近可环观千峰叠嶂、百卉争艳,在飘飘然中感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体验。自然生态景观保存得如此之好,实属罕见,这主要得益于过去郭洞村严厉的护林族规:“上龙山砍柴者,罚拔指甲;砍一小树者,罚斩一指;砍一大树者,罚斩一臂,还得跪在祠堂前向祖宗请罪,立誓永不再犯。”

“双泉古里”入口

郭洞是悠闲自在的世外桃源。构成幽奇水口的一道严严实实的城墙及桥亭、庙宇,加上数排百年古木,把郭洞隐蔽得“不进城门不见村”。城外,是村民劳作的田野;城内,是村民休憩的居所。初临此地,一钻进洞门,那纷纷攘攘的尘嚣,似乎瞬间消失了,展现在面前的是一片宁静如画的天地。此时,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吟诵。当公鸡开始对歌般地鸣唱,并且夹杂着散淡的狗吠声时,“吱呀”一声,勤劳的女人最先打开了古老的木板门。村妇们提着竹篮或是水桶,走向龙溪埠头,嬉笑声、洗菜声和捣衣声,伴随着潺潺流水声,流遍全村,唤醒睡梦中的男人与孩子。郭洞的晨曲,就这么生动而悠然地开始了。诗情画意的家居环境,也让为官在外的游子牵挂与留恋。据《何氏宗谱》记载,像何贵公那样淡泊官场名利,回郭洞躬耕的何氏族人为数不少。

郭洞何氏宗祠

“山不必深而饶竹木之富,水不必大而尽烟云之态。”面对斑驳深厚的家底,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倾力做好古村落历史风貌保护与文化内涵的挖掘。作为“加快发展县”的武义,凭借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精心规划、勇于创新、多方投入,经历了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大县再到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

面对古村落资源,武义把郭洞作为旅游开发的新引擎,按照“全域规划”的工作思路,投入资金编制完成古村落规划。同时,抽调各类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专家指导组,重点指导风貌恢复和古建修复工作,要求“修旧如旧”,遵循“就地取材”,切实维护古建筑、古村落的延续性和当地文化的传承性。此后,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乡贤群众纷纷加盟助力,郭洞古村开发进展迅速。原先尘封的厅堂,如今连门窗扇都擦洗得一尘不染;原先门可罗雀的小村庄,如今天天都有游客光顾。

(本文图文由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地方志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