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技术 | 八旬老人饱受胆结石折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微创取石精准解决难题
85岁高龄,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糖尿病、胆总管、胆囊结石伴胆管、胆囊炎等多种疾病缠身,手术风险和难度远大于常人,这既是对老人身体的考验,也是对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的挑战。
近日,老人再一次胆结石发作并伴有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家属紧急送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救治,在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潘耀振教授团队的诊治下,成功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取出结石,患者转危为安,再创医院高龄手术纪录。
半年前,85岁的杨婆婆因胆管结石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但因高龄、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高被告知保守治疗。然而,随着发作次数越来越多,频繁出入医院,让杨婆婆倍受病痛折磨。家属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潘耀振教授团队在高龄患者手术方面经验丰富、技术精湛,随即前来就诊。
面对高龄且病情复杂的杨婆婆,医院肝胆外科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针对患者的病情,现在必须实施外科手术取出结石,解除胆总管梗阻,否则会引发重症胆管炎和感染性休克,严重时将会危及生命。潘耀振教授带领科室骨干医生结合老人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患者的确存在手术风险,但是风险可控,并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
在多学科的联动下,潘耀振教授主刀,王兴副主任、罗德荣、万琨主治医师积极配合,为老人进行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非常成功。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潘耀振(左二)

由于高龄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肝胆外科护理团队运用快速康复管理及精心护理,老人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术后第三天就下床活动了。

80岁历来被认为是手术难度跨越的分水岭,主要因素:一是器官衰退,手术和麻醉耐受性差;二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三是术后恢复慢,容易发生感染,导致肺炎、静脉栓塞等。随着微创手术日益普及,高龄老人手术也逐渐成为常规手术。近年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在潘耀振教授带领下,结合腹腔镜技术等微创手术方式,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胆石症的微创治疗体系,在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术麻醉技术也相当成熟。潘耀振教授表示,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在多学科合作的机制下,高龄老人的肝胆手术我们也能迎刃而解。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成立于2008年8月,在学科带头人潘耀振教授的带领下,经过10余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成为贵州省专科医院中高水平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身的明星科室。病房配备有先进的监护设备、腹腔镜、电子胆道镜、B超等仪器。目前科室医生1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包括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3人,现有护士15人,包括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4人,护士4人,其中肿瘤专科护士2名,三级营养师2名,静疗专科护士1人,护士中本科学历12人。科室开展了GCP项目6个,2021年成立了“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贵州省肝胆胰脾专业委员会”,2022年获“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岗”,2022年获批全国第一批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
科室特色:
自潘耀振教授担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以来,将多项治疗项目发展为省内一流的中心,并多次在贵州省电视台、贵阳晚报、动静贵州等知名媒体进行肝癌知识的普及及健康教育,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1、腹腔镜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
潘耀振教授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常委,一直在推行规范保胆手术,曾多次做客贵州广播电视台进行推广。
2、中晚期恶性肿瘤转化治疗
在院内成立了肝胆胰脾肿瘤及腹部肿瘤组MDT,并在省内率先开展通过“局部+全身”,联合靶向、免疫等方式将一期不可切除肿瘤转化为二期可切除肿瘤并实施手术,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
3、不可切除胆管癌光动力治疗
此为贵州省率先开展项目,已为多名晚期胆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改善。
4、全彩3D打印在手术方案制定中的应用
目前已在院内成立3D研究中心,在复杂肝癌、胰腺癌、胆道肿瘤或者胆道结石等等手术方案制定上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5、国家癌症中心第一批“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
目前贵州省仅3家单位入选,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其中之一。本次入选标志着医院肝癌规范诊疗水平与能力建设得到国家权威机构和专家委员会的认可。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
预约渠道:
搜索并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电话预约:
0851-86510256(医生办公室)潘 耀 振 肝胆外科专家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贵州省肝胆胰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数字化肝胆胰外伤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
●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胆外科学组副组长
●贵州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与感染学分会常委
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30余年,对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以及肝胆外科疑难危重疾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常规开展双镜联合保胆取石,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门脉高压脾切除加断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先天性胆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术等。曾两次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 兴 肝胆外科专家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科教科副科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贵州省肝胆胰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移植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分会消化外科联盟西南分会理事
●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与外科感染学分会委员
●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中国分会贵州省美刀专业委员会秘书
贵州医科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肝胆胰脾肿瘤外科临床诊治,开放/腹腔镜手术、靶向、免疫等个体化综合治疗,并在终末期肝病、肝移植等方面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在手术上尤其专攻微创方向,可完成腹腔镜下肝脏各段的解剖性切除及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复杂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