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中国》|黄永光:以新国标推动酱酒品质升级,低度化需先破解风味技术难题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 2025-09-11 11:27

赖卓:新国标出台,它是把酱酒的表达从经验酿造变成了科学酿造,您觉得它对酱酒走向全国化以及国际化有什么样的助力?

黄永光:当时在做这个国标,我们反反复复的斟酌里面用词的表达,让标准服务酱香产业,约束行业的生产,让更多的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实惠。包括我们的风味、质量比上一个标准更朴实化、更科学化。我们加了飞轮模型,通过多轮次专家讨论,在市场上收了很多很多样品酒,通过理化分析、通过感官分析,最后一一论证,来符合标准里面的每一个内容和每一个模块。新的标准对我们整个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酿造,包括产品的质量表达,都非常好,会促进全国的酿造企业和消费者对酱香白酒的认识。

赖卓:最近行业里低度化的风非常的热,您怎么去看待低度化这个热潮?从技术层面来讲,它真的是好吗?

黄永光:低度化讲了很多年,上个世纪也有人做了,但是它不能满足降度过后风味的表达和感官的表达。通过加浆降度,酒体变浑浊,要采用过滤、吸附等技术去处理,让酒变得更清亮透明。那么更清亮透明后,就会去掉一部分风化物,酒就会变得淡,醇厚度协调性就会有影响。这个是困扰我们中国白酒最关键的一个技术,解决它的风味口感、酒快速的老熟陈酿。从饮酒和健康需求来讲,低度化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对一些年轻人来说,高度酒非常刺激,酒精度低的酒更容易代谢。中国白酒的低度化的问题,一定是要解决风味口感的问题,我们现在也在做相应的研究。解决它的风味了之后,一定是个未来趋势。低度酒它风味比较淡,从风味口感上稍微差一点。我们现在也在开发一些相对偏低度又能够提升它的风味口感的酒。现在我们的酒一个是53度一个42度,但不建议说白酒做到几度,肯定做不了的。从白酒的风味来说,肯定要做其他一些修饰来解决问题。

赖卓:您怎么来看酣客君丰的品质?

黄永光:酣客君丰这几年我们也在做很多工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技术体系提升、标准的表达、生产规范的表达、人员技能提升。我认为还是非常好的,这几年的酣客君丰,市场容量是越来越大,品质也是非常好,评价比较高。我也把酣客君丰的这个典型酒,拿到我们这个省酒协,作为这个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品酒的酒样来了。这几年风味口感提升非常大。在生产这一方面,公司的技术力量、人才和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技术团队越来越好,有大师、有高端人才。硬件上的技术中心的建设越来越多,科技人才的重要,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人才培养对科技的重视、对质量的重视。生产端它更标准、更规范、更科学、更合理,慢慢基酒的质量的表达就越来越好,最后产品的表达肯定是越来越好。

实习记者:陈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