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很好看丨成功在于反套路 中国奇谭要拍第二季
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拂面而来的“中国风”,从而受到观众的“追捧”,成了2023年的开年爆款。总导演陈廖宇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奇谭》要拍第二季。同时他表示,“《中国奇谭》恰恰是‘反套路’的,第一季的成功不能成为第二季的‘枷锁’,我们唯一确定的是要不断地探索、创新,达到自我表达、作品和观众关系这三者的平衡。”
我们只是真诚地创作
《中国奇谭》短片集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包括《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飞鸟与鱼》《小卖部》《玉兔》。陈廖宇认为,《中国奇谭》中的奇谭故事、神仙或者是乡村民俗,映射的是人们心里对于未知事物的困惑或者想象,所以,能够走到人们的心里,“古代的时候,传说很多。现代人虽然科学知识增加了,却依然对世界有太多的未知。《中国奇谭》就是人们心理的一种投射,《中国奇谭》作品集也是纵览古今、展望未来,既有古代故事也有科幻想象。”
传统而动态的“中国式表达”
《中国奇谭》涵盖了多种美术风格以及制作手法,既有传统的二维、剪纸、偶定格动画,又有CG、三渲二的现代技术,还有将素描与中国水墨韵味相结合的尝试,那么,创作者们如何在中国特性、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追逐时代的脚步,与人们产生精神上的互通?
陈廖宇认为这种中国式的表达也是动态的,随着中国人的性格而变化,“比如,十多年前,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奖的时候,大家的表现可能都是中规中矩;而去年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拿金牌的时候,就变得更加开放、幽默和自信。《中国奇谭》承袭了传统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一些观念、方式、理念或者标准,也主动迎接新的变化,发现新视角、讲述新的故事。”
《中国奇谭》的8个短片目前已经播到了第6部作品,而第二季也已经计划要拍摄。陈廖宇希望大家在欣赏每一部作品时,都能够将大脑“格式化”一下,忘记前一部或者某一部的欣赏习惯,这样能够更好地接收到来自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这8部作品都在追求差异化的表达,我们不排斥任何的类型风格。”
(内容源自北京青年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