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说法丨女子烧纸引燃9辆车!律师:清明已过,这些祭祖法律风险要规避
3月30日中午,在北京市朝阳区嘉创路与无名路交叉口南侧发生火情,路侧停放的多辆汽车猛烈燃烧,浓烟滚滚。
来源:北京日报
据统计,此次火灾事故共造成9辆汽车被烧,其中7辆车被完全烧毁,2辆被烧损,无人员伤亡。
来源:北京日报
根据现场走访和调取监控录像,消防部门和公安机关锁定了嫌疑人——44岁的女子张某。张某供述,3月30日中午,她从家中携带4袋纸元宝前往上文提到的路口,她烧纸祈福在路外侧的荒地,隔着一层铁皮围挡,路内侧停放着不少汽车。
来源:北京日报
张某说:“烧完纸,我用木棍简单扒拉了一下就离开了,没有用土掩埋或用水浇等方式进行处理,也没有确认灰烬是否烧透。”张某离开后,未燃尽的火星引燃旁边杂草并迅速蔓延,火焰穿过铁皮围挡下方缝隙,最终引燃了旁边停放的车辆。目前,嫌疑人张某已被朝阳警方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针对本案例所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我们邀请到朱优律师进行专业解答。
公安机关对张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朱优律师:刑事拘留是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本案中,张某的犯罪行为符合上述法条规定,公安机关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对张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清明节虽然已经过去,但祭祖相关法律风险的知识永远不过时,哪些法律风险需要规避?
朱优律师:从上述案例来看,祭祖存在以下法律风险需要规避。
第一,刑事责任风险。
放火罪,如果主观上属于故意纵火焚烧公私财物,客观上对公共安全造成了现实的威胁或危害,如火势蔓延至人员密集场所等,可能构成放火罪,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失火罪是指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若在焚烧过程中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未确认灰烬是否烧透、未用水浇灭或用土掩埋等,导致火灾发生,造成多辆汽车被烧毁、烧损,其行为符合失火罪的构成要件,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民事侵权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人需要对被烧毁、烧损的车辆的所有人进行赔偿,包括车辆的维修费用、贬值损失等合理费用。
第三,行政处罚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过失引起火灾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权机关可以依据本条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总而言之,祭祖有风险,在祭祖过程中。一是文明祭拜,尽量少采用焚烧方式进行祭拜,确实需要的,选择合适的地点和范围进行焚烧;二是做好焚烧后的安全措施,确保灰烬已经熄灭,不存在复燃可能,以尽可能减少祭祖产生的相关风险。
如果您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动静律师团解答,请留言告诉我们。在下一期节目里,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见解。
《动静说法》,值得信赖的法律顾问。
说法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
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修正)》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
(二)过失引起火灾的;
(三)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
(四)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或者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援的;
(五)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的;
(六)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