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轻松搞懂这款烧脑疫苗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自上海疾控 | 2023-09-27 20:12

流行性脑膜炎,也叫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冬春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脑膜炎双球菌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无症状时不易被发现。你千万不要小瞧它,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省 流 版 

1. 流脑起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主要临床表现和感冒症状类似,但之后会迅速出现脑膜刺激征,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2. 我国流脑的血清群分布从过去高发的A群,演变成B、C、Y、W135群多菌群流行,大部分婴幼儿体内无相应抗体。

3. 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尤其对婴幼儿的保护作用非常大,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流脑疫苗,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流脑病死率一般在10%以上,潜伏期1-10天,一般为2-3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很难与感冒区分。但之后会迅速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斑、瘀点及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少数患者有如同败血症般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多数流脑患者会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危及生命,1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死率可超25%。10%-20%的流脑幸存者将留有长期后遗症,如智力迟钝、精神障碍、听力损害、失明、截肢、瘫痪等。

在这里要提醒宝爸宝妈,若孩子出现流感样症状,而且病症快速加重,伴随紫色斑点状皮疹,一定要及时就医!

脑膜炎双球菌有12种不同的血清群,根据多糖类荚膜的抗原性结构分为五个:A型、B型、C型、Y型及W135型。近10年来,中国流脑的血清群分布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高发的A群,演变成B、C、Y、W135群多菌群流行,其中Y群和W135群散发且呈增加趋势,大部分婴幼儿体内无相应抗体,一旦暴发危害严重,流脑的高病死率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威胁和挑战。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流脑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尤其对婴幼儿的保护作用非常大。

近几年,除了国家免疫规划的A群多糖、A群C群多糖流脑疫苗外,我国疫苗企业又相继研发出了可作为自费疫苗接种的A群C群结合流脑疫苗、ACYW135群多糖流脑疫苗和ACYW135多糖结合流脑疫苗,不断扩大血清群保护,让我国儿童可以拥有更优质和全面的免疫力。

不同流脑疫苗产品主要差别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自费的非免疫规划疫苗,由于生产厂家不同,疫苗接种程序也有所不同,建议家长们提前咨询接种点医生。具体接种程序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看完视频和文章后的你,有没有对流脑有了新的认识,一定要引起重视哦,宝爸宝妈们更要记在心上,及时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