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62期 总第188期)
一、龙头公司领衔,注销式回购蔚然成风。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主动运用回购工具维护公司价值的意愿不断增强,以“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已发布的回购计划数量达1112单,已公布的回购行为达1275次,均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注销式回购规模明显增加,共有超3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注销式回购相关公告,回购热情持续高涨。行业专家表示,注销股份在公司整体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每股内含资产价值和收益增加,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含金量”,更有利于其提升股价,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每股收益和其他与股本相关的财务指标。
二、境外上市备案制度落地一周年,241家企业提交备案申请。3月31日,证监会发布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以及5项配套指引(以下合称“备案新规”)已有序运行一年。截至3月31日,提交境外上市备案申请的境内企业已有241家,已完成备案139家,仍在备案流程中102家。备案新规运行一年来,将企业境外上市纳入了监管体系,通过境外资本市场融资,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实现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三、一季度沪深北交易所共发303份监管措施:数量同比增长13.91% ,“紧盯”信披违法违规。据《证券日报》报道,根据沪深北交易所官网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三大交易所合计下发303份监管措施,涉及A股上市公司258家,证券交易所2024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监管“脉络图”逐渐清晰。上述监管措施包括146份监管工作函、74份监管警示、43份通报批评、32份公开谴责以及8份公开认定期限内不适合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短线交易、违规减持、独立董事合规等问题成为上市公司被监管“紧盯”的主要原因。市场人士表示,对上市公司监管从严从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成本,促进公司治理质量提升,优化资本市场生态。一方面,要建立完整立体的监督管理体系。例如,要建立健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自律措施相配合的体系,实现证券监管有法可依,各级机构各司其职。另一方面,立体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各级监管机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密切配合。
四、北交所带动效应凸显,多家优质企业奔赴新三板。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一季度,30多家企业申报新三板挂牌并获受理。受理企业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整体业绩指标表现优异,超五成企业达到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部分公司22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二是新受理项目近九成是高新技术企业,约三成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约五成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三是新受理项目五成以上获得私募投资基金投资,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四是企业挂牌到上市节奏加快,超五成企业申请挂牌同时进入创新层。新挂牌公司总体质地优良,向先进制造业聚集,为北交所“层层递进”上市路径提供源头活水。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