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木耳这么泡易中毒
黑木耳作为餐桌上常见的菌类食材,口感鲜美且营养丰富,素有 “素中之荤” 的美称,其营养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动物性食物。日常我们购买的多为干木耳,食用前需用水泡发,可就是这一关键步骤,若操作方式不当,原本有益健康的食材就可能变身威胁生命的 “隐形杀手”,这类中毒事件在生活中并非罕见。
(图片由AI生成)
2016年7月,温州一对夫妻食用木耳炒鸡蛋后中毒,丈夫因吃得少自行恢复,妻子却出现肝衰竭、休克等严重症状,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2018年7月,金华一个7岁女童因为食用了泡发2天的黑木耳,导致上吐下泻及多器官衰竭,入住医院重症病房抢救。
深入分析这类案例会发现,木耳泡发时间过长是诱因,部分案例中泡发甚至超过2天。夏季高温时,若泡发久且不及时换水,木耳易变质。
木耳无法像水产品那样靠气味辨好坏,若浸泡环境有变质食物或容器残留残渣,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其产生的米酵菌酸是中毒 “元凶”。人食用后潜伏期半天至3天,会出现多种不适,严重时致命,且目前尚无特效药。
(图片由AI生成)
想要避免中毒,泡发环节需格外注意。用冷水泡发1-2 小时即可,最长不超过4小时;要按需泡发,不食用过夜木耳,因椰毒假单胞菌在37℃易生长、26℃易产毒,高温加久泡风险极高。若泡发过多,可开水焯烫1分钟后凉透冷藏,能保存2-3天。一旦发现木耳发黏、无韧性,需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泡发银耳、各类干货干菜时,也要遵循相同原则。一旦发现泡发的食材有异常,哪怕只是轻微发软,都要果断丢弃,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毕竟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
(参考文献:[1]金溪.黑木耳泡发不当可致中毒[J].江苏卫生保健,2020(7):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