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推进百校攻坚战略 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科教健康频道 | 2020-09-11 09:43

今年秋季,首钢·贵州之光的翠微小学、花果园S区小学,迎来了首批新生;在南明区学资中心原址建起的贵阳市第三幼儿园也迎来了新园的首批新生……据统计,今年秋季南明区共有4个改扩建、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投入使用,增加学位5400个,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南明区委、区人民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省会城市中心区“做一流教育”的定位,秉持教育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发展的理念,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全力推进百校攻坚战略,着力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上好学”。

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位建设无疑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作为贵阳市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以及人口流动和适龄人口规模结构改变等,都对南明区教育承载力提出严峻考验。“教育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综合工程,必须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就像实施项目一样,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推。为此,我们确定了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三年分段目标,2017年重点推小学,2018年重点推初中,2019年重点推学前教育。”南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文乾说。

在配置教育资源过程中,该区立足“三区打造”战略部署,用足用活棚改、旧城改造以及资金等各类政策,由教育部门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城镇住宅小区、老城改造区、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区、产业聚集区等学位紧缺地区为重点,科学测算学位需求,通过购买学位、以资代建、资源置换等形式,将教育配套落实到项目中,精准配置学校,确保教育配套设施按标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2020年,全省高中教育获中央预算内财政补助8000万,而南明甲秀高级中学就获得3000万实施学生公寓及体育馆工程项目。

刚开学的翠微小学地处贵阳市南明区花冠路附近,校园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共有4栋教学楼。校园内,图书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技活动室等功能教室以及风雨操场、足球场、篮球场、游泳馆等运动场地一应俱全。“我们坚持‘高定位(优质学校定位)、高标准(超越省标国标)、高推进(加速度)’‘三高’原则,以及城区、城郊同等设计、同等建设、同等投入‘三同’标准推进校园建设,并和项目方约定,高标准配备环保现代化教学设施,达到‘拎包入住’条件,确保让最好的设施在校园、最美的风景在校园。”邓文乾说。

在新建学校的同时,该区还按照“三高”原则和“三同”标准,对原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提升改造。2016年至今,该区提升改造公办中小学88所、幼儿园22所,改造提升率达100%。经过改造,城郊学校、老旧学校旧貌换新颜,切实缩小了城郊、校际间办学差距,实现了办学条件优质均衡。

近三年,南明区新建、配建幼儿园10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880个,幼儿园公办率由2016年的20%提升至现在的50%;新建、配建中小学8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2630个,推动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今明两年,我们将启动贵阳市第十八中学、贵阳市第十五中学、南明小学、蟠桃宫小学等学校的改扩建工程。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规划布局,在地产项目中规划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并植入本区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东部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布局科学、规模扩大、标准提升的优质教育资源集群,构建南明品质教育生态圈。通过规划布局,预计未来五年中小学新增学位接近2万个,幼儿园新增学位至少1万个,按照现行人口增长规模,基本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起未来南明教育的发展,邓文乾信心满满。

来源: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