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面对面丨5月28日(下)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中山大学汇聚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学术文脉积淀深厚。现有70个院系,本科专业(办学权)129个,研究生教育已涵盖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
近年来,中山大学在加强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努力强化工科发展,填补了农学、艺术学空白,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形成了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广州校区重点提升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深圳校区重点建设新医科、新工科。中山大学现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42个、省部级平台268个,学校着力推进理、工、医科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学校综合性办学优势和特色愈发凸显,学科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中山大学吸引集聚了大批海内外优秀的学术英才,他们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致力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国29个地区将我校列入定向选调范围,报考定向选调生优势名列前茅。近95%国内升学学生深造于双一流高校85%境外深造学生入读世界前100大学。区位优势显著,对接政企学资源丰富,大湾区就业比例超70%。
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就业比例约70%,主要任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行业龙头企业和三甲医院等。
学校加强辅修、跨学科微专业建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
超过八成院系开办辅修,共设置88个辅修微专业,63个辅修专业,34个辅修学士学位。
2024级,共设置人工智能经济学、计算数据与管理、技术艺术与文旅创新、创新创业与金融科技、智能无人系统等7个跨学科微专业。
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各类国家、省部以及学校的各类科研平台,包括国家高端智库、天琴中心、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极地破冰多用途船、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等,都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创新空间。中大还将先进的行业产业技术引入教学,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5项,华为、腾讯、谷歌等60多家企业参加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