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贵州 理解中国 大型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二季)12月23日开播
自12月23日起每周六21:20,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中心制作、“贵州大曲”冠名播出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二季)将在贵州卫视与您相约,此外,节目还将登陆国内主要网络平台。
《这一站,贵州》(第二季)共8集,分为“链接西南的枢纽之地”“避世自在的桃源之地”“灵性文化的遗存之地”“多元交融的活力之地”四个篇章,每个篇章有两集,涵盖贵州的“路、通、智、道、敬、育、入、出” 八个方面。旨为观众呈现一个文化层次丰富、多元、开放的贵州。
哪里来的自信,敢做第二季?
第一季耀眼的成绩给足了底气
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一季是2022年贵州广播电视台上线的一部大型人文纪录片。节目立足于贵州人文历史风貌等独特资源,通过24个鲜活的人物故事,集中展示贵州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大地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节目一经播出便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人民日报》的评论认为:“创作者用多样的人物,生动展现当地社会的多彩景观和当代中国的蓬勃生机。”节目全网融合传播量突破3亿次,播出期间,在美兰德传播监测传播指数纪录片榜上数周持续蝉联省级卫视第一,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哔哩哔哩上线后也陆续登上纪录片排行榜前四。同时还收获了2023年中美电视节“最佳电视纪录片”一等奖、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贵州广播电视奖(2022年度)电视纪录片一等奖和第三十八届贵州新闻奖(2022年度)特别奖。
节目播出一年来,我们也看到了无数观众对贵州文化的热情。有网友评论“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有故事,有人物,有感情,有温度,一集三个故事,眼花缭乱,不落俗套,不拖沓也不潦草,又不煽情,特别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很感人,给满分,谢谢剧组,继续拍下去哦”。耀眼的传播数据,情真意切的网友评论都转化为节目组的底气,让我们有了继续做下去的理由,也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贵州丰富的文化层次提振了士气
贵州因国而生,为国而立。600年前,明朝为“开一线以通云南”,正式设立了贵州省。然而,无论是建省前还是建省后,贵州在中华大家庭的存在感都很低,只留下“夜郎自大”和“黔驴技穷”两个让人产生误会的典故,被视为“蛮荒之地”。然而近十年来,贵州文化出圈了。“大松山墓群”的发掘让贵州成为全国首个拿下考古奖项“大满贯”的省份——考古发现7次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这里是备受青睐的宜居家园;两汉时期,这里是中原王朝试图打通从四川通往两广和交趾的通道;唐宋时期,这里是茶马交易的重要经由地;明清时期,这里是朝廷控制西南的枢纽。而后,抗战期间的贵州成为祖国稳定的西南大后方,解放后,贵州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如今,贵州是西南出海大通道和与中部、东部连接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纽带。南来北往的文化在这里汇聚、联结、交融、扎根,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以屯堡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构筑了贵州文化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特征。贵州拥有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贵州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贵州的历史文化层次丰富、内容丰满又独树一帜。发现贵州,也许就能理解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这为《这一站,贵州》(第二季)深耕贵州历史文化提供了沃土,大大提振了节目组的士气,坚定了做好做透的决心。
著名文化学者的加持看到了生气
《这一站,贵州》(第二季)以“发现贵州 理解中国”为主题,以贵州文物为切口,探寻贵州历史文化主线。每集节目以一件贵州文物或历史文化遗存开启。节目还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担任主嘉宾,带领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贵州文化特质,沉浸式讲述贵州故事,解析贵州文化,展现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力争立足时代议题、推动贵州原生文化符号和新时代文化形象的持续输出,提升全国观众对贵州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加入外部的专家视角是一次新尝试,它让节目更为客观,有助于我们将贵州历史文化放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历史背景下去讲述和理解。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它是镌刻在文物古迹上风蚀斑驳的纹路,是漫漫时间长河里幸存的遗迹,更是人类传承延绵不断的底蕴。解读贵州历史,探索贵州脉络,每周六21:20,锁定贵州卫视,锁定由“贵州大曲”冠名播出的《这一站,贵州》(第二季),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