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经济广播 | 2021-11-05 21:26

11月5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廖飞,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安守海,省科技厅战略规划处处长陈积,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范勇同志出席作发布。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廖飞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十四五”规划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省科技厅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广泛听取和充分吸收行业部门、创新主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经过公开征集编制建议、前期调研、集中编制、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程序,编制形成《贵州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并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印发实施。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廖飞

《规划》中明确了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技术体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构建农业农村、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创新发展、民生改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明确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民生改善等领域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的实施。

二是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高校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科研机构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增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生力军作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的政策体系,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与潜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各类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加快推进黔灵实验室、贵州科学数据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争取2025年国家高新区数量翻一番。

三是推进全方位开放创新。立足各市(州)创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加强区域创新联动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主动融入国内区域创新、协同创新,加强部省、院省深度合作,形成全方位开放创新格局。

四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健全技术转移组织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积极拓展科技与金融融合途径,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从科技信贷、创业投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多方面,促进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深度融合。

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优化科技计划布局,建立健全关键技术攻关和应急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改革完善创新评价、科技奖励、创新调查和统计监测、科技报告等制度,深化科技成果收益改革,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生态环境。

六是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全面提升科学素养,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汇聚科技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