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孩子的救命恩人、509天的思念:他们载誉而归 故事比荣誉更动人
7月22日,贵州省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的英模和家属代表载荣誉归来!他们是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赵孝凡,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之一的项姚兴烈士的母亲陈茂芹。
时间回溯至 2021 年 9 月 18 日下午 5 点多,六盘水市牂牁江突发强对流天气,局部风速达 6 级,一艘载有多人的客轮意外倾覆。彼时,赵孝凡正趁着风力减弱,到江边查看自家渔棚是否受损,突然听到阵阵 “救命” 的哭喊声。循声望去,只见一艘轮船倒扣在江中,船底上站着好几个人。他一边朝江边跑,一边急忙打电话让妻子送来快艇钥匙。拿到钥匙后,赵孝凡迅速发动快艇,朝着两百多米外的事故现场疾驰而去。
赶到现场时,赵孝凡发现站在倒扣船底上呼救的全是孩子,他们都穿着救生衣,一声声 “救命” 揪着人心。他牢牢牵住快艇的缆绳,将 9 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转移到快艇上,安全送到了岸边。
“万一你的船也翻了,你也有危险,有过犹豫吗?”
“我就住在江边,我很熟悉那边的情况,以前有人落进江里,我也救起来过,我有把握, 没觉得和以前有多大的不一样。”赵孝凡平静地说。
有人感慨:“你救了9个孩子,也就救了9个家庭。”
“我也是当爹的,所以听到娃娃喊救命后,我就马上让老婆去拿快艇钥匙,当时老婆还很担心我,怕我出事,生死紧急关头,我想不了那么多。赶紧救人!等娃娃们都上岸后,我的心松了一大截。”赵孝凡憨厚地笑了笑,话语朴实无华。
当被问及获得 “全国见义勇为英雄” 称号是否意外时,赵孝凡一边摇头一边笑:“太没想到了,根本没想过能去北京。” 直到现在,他仍觉得救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敢相信自己会因此获得如此高的荣誉。
记者还想多问几句,他却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当时的情况我都说了,别的也没啥了,别问我了,真没啥好说的了。” 说完便走开了。
另一边,陈茂芹的脸上难掩悲伤,“今天是我的儿子项姚兴离开的第509天。”与项姚兴一同牺牲的,还有邓璞。
2024 年 2 月 19 日,六盘水市水城区花水村发生火情,火势迅速蔓延至黔西南州普安县龙吟镇一带。下午 4 时许,22 岁的项姚兴听到龙吟镇政府工作人员向哥哥项姚忠借砂石厂洒水车救火的电话,毫不犹豫地说 “我去!” 随即开着洒水车去装水,火速赶往山火现场。
下午 5 时,28 岁的邓璞得知火情后,立刻和同事开车赶往鸡冠子岩。他们在路的下方一边砍隔离带,一边浇水,试图阻止山火越过公路,威胁到山背后的村民。项姚兴赶到现场,与邓璞简单交流后,当即决定分工协作:项姚兴负责驾驶车辆,邓璞负责操作喷淋设备,浇湿道路两侧的植被和土壤,形成一条隔离带,阻断道路侧下方的火苗向上蹿。拉水过程中,他们还无偿接送政府组织的救火人员,运输灭火装备等。
晚上 8 时 10 分,风力突然加大,火势愈发猛烈。为保障救火人员安全,龙吟镇政府立即组织大家沿路从两个方向撤离。然而撤离过程中,风向忽然逆转,风速增至 7-9 级。火借风势,如猛兽般急速朝洒水车奔涌而来,邓璞和项姚兴被围困在爆燃的山火中,不幸牺牲。此次,邓璞和项姚兴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 ,这份勇敢与担当,正是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的精神内核。
“我有三个儿子,项姚兴是我的第二个儿子,他平时就是一个好人,他虽然很年轻,但很热心,总是为别人服务,乡里乡亲谁的忙他都帮。”陈茂芹一边啜泣一边回忆儿子生前暖人的点滴。“儿子走了,我很伤心,都现在头脑也是一片空白,但我也很感动,国家和政府记着他,现在也很照顾我们家,我的儿子没有白白牺牲!”陈茂芹尽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她说她相信儿子在天上能看见现在的一切,她也会慢慢调整自己,继续生活下去。
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8名个人和2个群体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40名个人和10个群体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善良是一种选择,而他们早已习惯这样的选择!这份选择,让平凡的生活有了英雄的光芒。
请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赵孝凡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邓璞 项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