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逃避法院执行,男子竟长达4个月不用微信消费转账……
“滴——
微信支付xx元!”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大家在日常购物消费时,
是不是习惯了打开微信扫一扫
就快速支付?
一到年底,
复盘年度消费,
账单里是划不到底的消费记录。
然而……
贵阳息烽一男子的微信账单
却长达4个月没有任何消费或转账记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住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的黄某某于2018年向朋友李某借款三万元,借期到后以各种理由借口拖着不还,无奈之下李某只能将其起诉到息烽法院。该案经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后因黄某某未按调解协议履行,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黄某某的再次恳请下,李某念及兄弟情谊,选择再次相信黄某某,与其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然而期限届满,黄某某再次食言,李某遂申请恢复执行。执行中,黄某某不主动申报财产,不履行付款义务,打其电话也拒不接听。7月31日上午,执行法官与法警直接到黄某某家中,将其带回法院。
面对执行法官的询问,黄某某辩称“自己在外做的工程一直没结到款,所以确实没钱还李某”。为查清黄某某的真实履行能力,执行法官查看了黄某某的微信消费记录。在他的微信账单中,执行法官发现,自法院冻结黄某某的微信后至今的四个月的时间里,黄某某的微信账单没有一条消费或转账收款记录,而此前的每月微信账单就有几十条。黄某某解释说因为法院冻结了他的微信,无法继续使用,所以至今没有产生微信账单消费记录。
黄某某这看似完美的解释却被经验丰富的执行法官一下找出破绽——微信被冻结后,确实不能在限制额度内使用微信支付,但这并不妨碍其使用微信收款。根据其之前的微信账单显示,每月都有收入账单,有时候月收入上万元,如今长达4个月时间里却一反常态,没有一条收款账单,明显是为逃避执行而采取的拙劣手段。于是,执行法官严肃告诫黄某某,让其主动交代空白账单背后的真实情况,否则当法院调查出其故意逃避执行,将对其采取罚款、拘留措施,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拒执罪。眼看纸包不住火,黄某某才承认“空白账单是故意弄的,为了逃避法院执行”,他通过电话告知其他人,近期不接受微信转账,而是通过线下面对面的方式拿取现金,这便是“微信空白账单”产生的原因。
自此,“微信空白账单”事件真相大白。黄某某也后悔不已,连忙打电话让家人微信转账,将所涉案件案款全部付清,并当场写下悔过书,请求谅解。最终,鉴于被执行人黄某某及时悔悟并将案款全部付清,法院未对其采取司法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