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人民路:老城存记忆,新城向未来
宜昌位于“黄金水道”长江
中上游分界点
是“世界水电之都”
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
▲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付蓓蓓 摄
宜昌的人民路
位于宜昌市西陵区
学院街道办事处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民意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因民意路北口有人民广场
改称为人民路
▲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灿 摄
▲ 图片来源: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道墨池巷社区
今年76岁的董大英是宜昌人民路上的老居民,1969年,21岁的她在人民路上的宜昌市服装厂门店从事营业员工作。
1972年,董大英结婚后,一家三口挤住在16平方米的大通间里,一住就是30多年。她说:“老房子的楼梯又窄又没有灯,也没有单独的厕所和厨房,很不方便。”
2013年
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
宜昌启动了老城区的
人民路、献福路、环城南路片区
棚户区改造项目
人民路上的“老旧破小”变成了新模样
▲ 图片来源: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道中书街社区
董大英老人挑选了一套100多平米的电梯回迁房,实现了“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的安居生活。
天宸府:宜昌智能小区首批示范点
天宸府是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组成部分
位于人民路南侧
2018年起
宜昌深入推进全市智能小区建设
天宸府在2022年
被列入宜昌智能小区首批示范点
它为未来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样板
上午9点多钟,87岁的易大爷坐着电动轮椅从幸福菜场买了菜回到小区。他是第一批入住小区的居民,他说:“小区绿化环境好,无障碍设施齐全,智能化管家服务舒心。”
星级酒店大堂的管理模式
小区改变了以往传统开放式的门禁系统,采用了星级酒店大堂的管理模式,大堂前台设置管家式服务区,提供便民服务清单,为业主及访客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行政服务一体机
物业服务中心还设置了行政服务一体机,一体机功能涵盖了社保、公积金、医保、税务、房查等5大领域共28项,包括社保参保登记、缴费凭证打印、个人权益记录查询打印、不动产查询等高频便民政务服务事项,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办理简单政务事务。
据介绍,天宸府小区从建设初期就从规划角度进行引导,建设中同步配套市民公共活动空间,构建“邻里生活场景”,为居民设置了共享书屋、青创中心、健康小屋、党群服务站、禅茶文化馆、安心托幼堂等,配备了高水平的智能化安防设备,不仅考虑到了居民的生活需求,还打造了公共服务、健康医疗、全民学习、创新创业、平安法治、城市安全等多个空间。
共享书屋
在小区的共享书屋,记者看到墙上展示的人民路、环南片区改造前后的老照片,包括征收前的老街老巷、老百姓签约后的喜悦笑脸,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变迁,回味新老的更替。
西陵区学院街道中书街社区书记钟泽阳:
“社区设置了党群服务站,让网格员下沉到服务站,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还通过问卷调查,个性化为老年人朋友设置了他们需求的课程,如智能手机的使用、八段锦等等。”
近年来,宜昌依托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为社区所用,打造了智能小区等一批高频便民、有用好用的智慧社区治理场景,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
目前全市实时数据采集量已超过1600多万条,整合处理各类关联数据3000多万条,实现了城市大脑、各部门及社区网格等应用的无缝对接,还通过搭建的“社区微脑”平台,运用数字台账、智能报表等工具,为老百姓提供了快捷高效的社区智能化、智慧化的服务。
社区还运用“网格化+大数据+大服务”新体系,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
▲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灿 摄
西陵区学院街道墨池巷社区书记马雨涵:
“社区依托雪亮工程,可查看街道、社区、小区实时动态,追溯高空抛物、垃圾分类、不文明行为等事件;通过人脸抓拍和网格人脸数据比对和计算,精准识别外来人员;通过感知设备采集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数据做建模分析。”
老城存记忆,新城向未来
未来几年
人民路南侧的大南门历史文化特色风貌街区
将还原墨池书院、尔雅台、
中书坊、楚汉戏台、天宫牌、
县府署衙、吊脚楼、
钟楼等“宜昌古八景”保留宜昌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打造“老夷陵底片,新宜昌客厅”
▲ 大南门效果图。图片来源:宜昌中心
宜昌市西陵区委常委、副区长覃涛:
“大南门历史文化特色风貌街区整体建成后,将真正成为宜昌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经营创新于一体的城市人文会客厅,形成集观光旅游、娱乐消费、城市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商业新业态,实现文化繁荣、百姓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