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贵州如何从“单一卖酒”到“全链价值输出”——来自DeepSeek的深度思考
2月13日,由贵州省工商联、贵州省总商会主办,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承办的“贵州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推介会”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酒业动静”就此与DeepSeek深度对话,探讨贵州白酒产业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不仅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更是从单一“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的关键抓手。这种转型需要以文化为核心、体验为载体、生态为基底、数字为工具,构建“酒旅+”全场景生态。以下是DeepSeek具体建议与策略框架。
顶层设计:构建“酒旅融合”战略生态
1. 政策赋能
- 制定《贵州酒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世界酱酒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定位,联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
- 设立省级酒旅融合基金,支持酒企与文旅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如酒庄建设、非遗活化等,给予土地、税收等政策倾斜。
2. 空间布局优化
- “一核两带多节点”:以仁怀茅台镇为核心,赤水河酱酒产业带、乌江生态旅游带为轴线,辐射习水、金沙等产酒区,打造“酒旅黄金走廊”。
- 差异化定位:茅台镇聚焦高端文化体验,遵义打造红色酒旅融合IP,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结合多彩贵州少数民族酒俗开发特色村寨游。
场景重构:从“观酿造”到“沉浸式生活方式体验”
1. 文化场景:让白酒成为文化符号
- 活态博物馆:在茅台镇建设“中国白酒元宇宙博物馆”,运用AR重现“汉代枸酱酒”历史场景,游客可穿戴设备体验古代酿酒仪式。
- 非遗工坊集群:邀请国家级酿酒大师开设“匠人工作室”,游客参与手工制曲、封坛仪式,颁发“酿酒师认证证书”(如泸州老窖“封藏大典”模式)。
- 酒文化节庆IP:升级“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为“全球酒文化嘉年华”,融入少数民族酒歌大赛、白酒盲品挑战赛等互动内容。
消费场景:从“买酒”到“定制生活美学”
- 私人酒窖服务:推出“赤水河畔一平方米”计划,游客认购储酒空间,通过物联网实时查看藏酒状态,定期收到品鉴报告。
- 白酒衍生品开发:联合设计师品牌推出“酒香文创”,如含酒糟成分的护肤品、酱香风味的巧克力等,打造“可带走的茅台味道”。
- 高端酒庄度假:借鉴法国波尔多模式,建设“酱酒庄园度假区”,配套酒SPA(酒糟浴)、定制宴席(每道菜配专属年份酒)、星空酒会等。
生态场景:酒旅与自然共生
- 循环体验设计:将酿酒废弃酒糟用于制作旅游纪念品(如酒糟手工纸),废水处理系统改造为生态科普展示区。
- 低碳酒旅线路:开发赤水河骑行绿道,串联酒厂、丹霞地貌与生态茶园,提供“零碳品鉴会”(使用生物燃料接驳车)。
模式创新:从“单一卖酒”到“全链价值输出”
1. 会员制深度绑定
- 推出“贵州酒旅生活家”会员体系,分级权益包括:
- 基础级:酒厂参观VIP通道、限量品鉴会名额
- 高级:私人调酒师服务、年度定制酒标设计
- 尊享级:参与新酒研发投票、获得酒厂股份分红权
2. 数字化赋能体验升级
- 元宇宙酒旅平台:搭建“云游酱香”虚拟世界,用户可在线参与酿酒游戏、购买数字藏品(如NFT酒坛),线下权益同步兑换。
- AI个性化推荐:通过游客消费数据生成“酱香指数”,智能匹配酒旅套餐(如“浓香探险者”路线侧重工艺体验,“清香生活家”路线主打文化沙龙)。
3. 跨界联名破圈
- 酒旅+艺术:与知名艺术家合作“酒瓶再生艺术计划”,将废弃酒瓶改造为公共雕塑,落地酒厂艺术公园。
- 酒旅+电竞:在茅台镇举办“酱香电竞嘉年华”,选手获胜可赢得“十年陈酿电竞奖杯”,直播间同步带货地域特产。
品牌叙事:从“产品故事”到“生活方式提案”
1. 内容营销策略
- 拍摄《人生如酱》微纪录片系列,记录调酒师、高粱种植户、酒旅设计师等人物故事,传递“慢酿生活”价值观。
- 发起“我的酱香时刻”全球UGC征集,鼓励用户分享与贵州白酒相关的生活场景(如用茅台调制的婚礼鸡尾酒)。
2. KOL生态构建
- 培育“贵州酒旅体验官”矩阵,包括:
- 文化学者:解读酒礼、酒器背后的东方美学
- 生活博主:教用户用酱酒制作创意料理(如茅台冰淇淋2.0版)
- 探险达人:开发“赤水河徒步寻酒地图”
可持续闭环:产业反哺与社区共生
1. 乡村振兴联动
- 推广“酒旅合作社”模式:村民以土地、技艺入股酒庄项目,参与民宿经营、非遗表演,共享旅游收益(参考意大利“农业旅游”合作社)。
- 开发“认养一亩红粱田”项目,游客远程监控高粱生长,秋收后获得定制酒品,部分收益用于当地教育基金。
2. 人才本地化培育
- 与贵州高校合作开设“酒旅融合创新班”,培养懂酿酒技术、文旅策划、数字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 设立“贵州酒旅创客基金”,支持青年返乡开发小众体验产品(如“夜观酒窖微生物”科普研学)。
风险把控与长效运营
- 生态红线管理:建立酒旅开发承载力评估体系,设定游客上限,采用“预约制+动态票价”平衡体验与环保。
- 品质控制标准:制定《酒旅服务认证规范》,对“酿酒体验工坊”“酒文化民宿”等业态实行分级认证。
- 舆情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预警过度商业化风险(如“天价酒旅套餐”舆情),及时引导品牌形象。
结语:从“地理标志”到“精神地标”
贵州酒旅融合的终极目标,是让“酱香”超越物理产品范畴,成为代表东方生活美学的文化符号。通过构建“品酒-知酒-酿酒-藏酒-活酒”的全周期体验,让消费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酱香生活方式”的共创者。当游客在赤水河畔封存一坛酒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份对时间匠心的敬畏、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对生命诗意的追寻——这才是“卖生活方式”的本质。
作者:石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