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优秀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该让娃对时间有深刻理解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好像总是没有时间概念。他们不懂几点意味着什么,对此父母也曾解释过多次。但是到了下一次孩子依然会忘掉。因此家长们也都特别着急。
时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直接表现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不受外界事物影响,但却被人们主观的感知着。时间具有多种特性,如流动性、不可逆、周期性等。面对如此抽象的概念和特性,孩子自然会遇到许多问题了。
孩子学习时间时遇到的主要问题
1、容易将空间、时间和顺序的认知弄混淆
不少孩子在幼升小时,对时间概念都不是很清楚。比如当两辆车子一起开,第一辆走了4米,花费了10秒钟,第二辆走了2米花费了20秒钟。若问哪一辆车子用的时间比较长的话,不少孩子都会回答是第一辆。这就是他们将空间、时间弄混淆了。
此外,孩子对时间顺序的认知也容易弄混淆。当我们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他们会把发生很长时间的事情当作昨天的事情来说,常常分不清我们给他们安排的计划到底是在哪一天去施行。
此时就需要家长耐心为他们讲解,先教他们认识一天之内的时间顺序,如早上、中午、晚上。然后再扩大到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顺序。
2、无法准确表达时间的词汇
当孩子在使用表示时间的词汇时,他们是不明白具体意思的,因此在用的时候无法清楚表达出来。虽然他们确定了时间的词汇“早上、昨天”,但是对这些词语的含义是不太理解的。在他们心里,昨天就代表着未来。比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孩子说:“昨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了”。其实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
作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帮助他们去感知时间,让他们真正明白时间的概念。比如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清楚的,那到这一天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是感恩节,要感谢老师和父母等。就这样,每到一个特殊的节日时,我们都告诉他们这个节日的含义和特殊性。长时间下去,孩子自然就会明白时间的含义。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了。
如何解决孩子在认识时间时遇到的难题
1、通过生活让孩子认识时间
生活中,在与孩子互动的时候,我们不妨给他们渗透一些时间概念,慢慢地去教会他们认识时间。比如平时起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问下孩子:想要几点起床啊?或几点上幼儿园呢?等到放学回家的时候,问宝宝几点才能睡觉呢?虽然这些问题看似很常见,但是坚持下去就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时间与季节联系在一起。比如可以对孩子说,前两天下了一场大暴雨、秋天叶子就开始变黄了,或夏天就有许多知了在叫等。家长可以利用天气或温度,让孩子感知时间的变化。这样会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时间的含义。
2、通过做游戏让孩子认识时间
在做游戏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去认识时间。通过游戏可以让时间变得不再那么抽象,且还能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作息有所规划。但做这一切的前提是家长要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计划,不要太过干涉了。当然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是需要监督人的,那家长就是最佳人选了。爱因斯坦说:
我单枪匹马,不成群也不结对,因为我知道,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思考、来指挥。
在监督的时候,遇到一些不太严重的后果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若遇到严重的后果,家长就可以出面了。
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做一些桌面游戏,首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在这些卡片上面,我们画上时间,其要与钟表刻度相对应,这就是教孩子认识钟表的过程。若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家长要示范一下,在选择时间的时候,最好选择整点,慢慢再过渡到半点,接着是15分。该过程不需要一次性完成,可以多尝试几次,要知道熟能生巧嘛。
然后,当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对照下是否与制定的计划相吻合。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直接指着钟表刻度问孩子几点了,当孩子回答后,就可以接着问此时我们需要做什么。孩子对应一下计划表,一看这是睡觉的时间,那他们自然就会乖乖睡觉了。
刚开始做这个游戏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有一点难度,但是家长要有耐心,只要每天坚持重复练习,那孩子很快就能加深对时间的记忆。
上面说的桌面游戏是比较适合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对于比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一些比较可爱的卡片游戏来认识时间,游戏的玩法也是十分简单的,与我们打牌接龙有许多相似之处。当孩子熟悉了之后,就可以将卡片上的数字擦掉,看看孩子是否还认识。
当然,在孩子认识时间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许多的困难,此时就需要家长多鼓励孩子开口,李子勋在《家庭塑造孩子》里这样说:
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坚定的信任,并把社会化过程中的受挫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减少孩子的焦虑。
等过了这段时期后,孩子就会加深对时间的认知度。我们都知道,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异常宝贵的,作为家长当然深知这一点,可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此时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了。
图文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