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水城发耳樱桃抢“鲜”也提“质”
眼下正是樱桃上市旺季,在广受市场青睐的樱桃品种里,发耳镇的“玛瑙红”一定有一席之地。生长在低热河谷的它们,常常成为贵州早春上市的第一批樱桃。不过,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当地围绕一个“鲜”字破题,在种植、管护多方面发力。
俗话说“二月樱花开,四月樱桃红”。但在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镇的樱桃基地,玛瑙红樱桃三月下旬就进入了采摘期,是全省最早产樱桃的地方。这里的樱桃味道很甜而且水分也很足。记者用专业的仪器测测试一下,它的准确甜度是22.6度,眼下就是吃樱桃的黄金期。也正因如此,当地的采摘工人们也进入了一年最忙碌的时候。
采摘工人赵英凤
采摘工人赵英凤告诉记者:“天亮起来忙,忙到晚上,忙着摘樱桃,这樱桃产量多,一天就要摘几百块钱,好多人都来我们发耳摘樱桃。”
今年发耳樱桃多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眼下贵州首杨水果公司的员工正在批发樱桃,他们会对每一箱樱桃的甜度、色泽、形状进行严格的检查。这家公司对水果的品质要求高,之前大多采购省外水果,但今年发耳镇樱桃却获得了他们的青睐。从开采以来,已经采购了1万多斤的樱桃。
贵州首杨水果采购部苏时江
贵州首杨水果采购部苏时江说:“我们公司今年选择在这里采货,因为这里上市的早,品质也好,数量也多。我们每天就是早晚发一车,每一车就是一吨,客户也满意,明年、后年我们都继续到这里来采货。”
从樱桃园到销售市场,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讲究”,一是采摘“讲究”,采摘工人们的手上全都带着指套。二是包装“讲究”,今年的包装更便于运输,更容易扩大樱桃的市场半径。
发耳镇农业服务技术中心主任王荣表示:“我们现在在推广‘标准采摘’,带上指套,果子才不会受到污染,品相更好。我们邀请了省水果专班的技术老师来对我们采收进行技术培训,使我们采下来的果子品形很好,保鲜时间更长。”
培训会今年已经开展了6次了,由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专班、贵阳学院的教授从果树和樱桃的采后保鲜、采收方法以及采后贮运关键技术等方面,对种植户进行详细授课指导。共培训了500多名种植户。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主任王瑞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主任王瑞说:“从种植端我们进一步地提高果实的品质,减少病虫害以及鸟害,规范采摘,把合理的这些高效的载具、装具引进来的话,可以有效地把采后的储运的损失率,相对于现在降低80%以上。”
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种植着不同的水果。低海拔的樱桃、高海拔的杨梅、蜂糖李等。依托独特的气候,当地围绕水果,布局了“七棵摇钱树”,春天之后,还将有柠檬橘、红心柚、刺梨、猕猴桃等陆续成熟。一年不断的果香,是百姓丰收的“希望”,而当地围绕“保鲜提质”,在加强管护、升级包装、打响品牌上的一系列努力,都为这份“希望”增加了“安全感”。“甜蜜产业”也成为了老百姓们的“幸福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