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而名,因水而美!贵州的山,藏着许多你不知道的事!-- 娄山关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2023-08-07 22:14

贵州因山而名,因水而美。

唐代诗人孟郊写到“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明代大儒王阳明盛赞“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著名旅游家徐霞客感叹“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贵州山的多与美自古就久负盛名。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这里苍山如海、云海茫茫,山之壮丽享誉海内外,自不必多说。但,山的历史文化,鲜为人知。
今天,一起来了解这些山的故事,领略巍峨之外的文化魅力。

娄山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娄山关是大娄山山脉主峰,为黔北咽喉,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

说到娄山关,红色记忆扑面而来。1935年,娄山关第二次战斗发生,二渡赤水后,红军乘虚回师,杀个回马枪,攻占桐梓,夺取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再攻占遵义,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八个团。这次战斗是发挥红军运动战优势所取得的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

在红军占领娄山关后,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上感慨万分,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


如今,这里以娄山关为基础,建设了娄山关风景名胜区,景区由乌江渡、桥雅天池、遵义市及凤凰山、海龙屯、娄山关、天门洞、夜郎镇等8个主要景区、8个独立景点组成。

再到这里,除感受红色文化外,还能欣赏到山水如画的美景。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