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一招”在基层丨毕节: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征程,高质量发展“风光”无限
2018年7月,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六年来,毕节市牢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三大主题”和“四大战略定位”,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织金县,贵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目前,项目的前期备案、公司注册等工作正有序开展,预计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根据企业的需求我们精准配置了8.5亿吨煤矿、3.4亿吨磷矿,满足企业30年的需求。这个项目是‘富矿精开’的典范,从开矿到用矿,既是一条产业链,也是一条价值链,更是一条创新链。”贵州织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付正祥介绍说。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730亿元,由青山、华峰及华友集团联合投资建设,建设内容包含年产150万吨磷酸铁、80万吨磷酸铁锂,并配套建设磷化工综合开发项目及年产100万吨DMC(碳酸二甲酯)、500万吨焦化、5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8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双氧水等项目及装置。
建成后年总产值约1200亿元,带动就业1.4万人以上,将助力毕节煤炭资源由“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推动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向高端化延伸和协同耦合发展,是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
友山新材料科技(贵州)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王家发告诉记者,一体化项目具有绿色低碳、耦合互补、高效利用等特点,可实现磷煤化工一体化、循环化发展。煤化工产出的合成氨等产品,直接用作磷化工生产原料,园区热岛产生的电力、热力,同步满足煤化工、磷化工生产需求。
以富矿精开为抓手,勇闯发展新路的同时,毕节市还积极推动能源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绿色发展。
今年5月,贵州新能源装机超过水电,成为省内电网第二大电源。在这背后,截至2023年底,毕节市新能源装机规模、新能源发电量连续8年保持全省第一,而且贵州省的第一个风电场、第一个光伏电站,都诞生在毕节。
在威宁县乌江源风电场,198台风机正开足马力发电,1台风机每转1圈就能产生1度电。
据华能贵州清洁能源分公司乌江源风电场负责人蒲南海介绍,乌江源风电场是贵州已建成的最大体量的风电场,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发了58.2亿度清洁能源。
“乌江源风电场这会的风速大概在9米每秒左右,威宁的风光资源十分丰富,100米高空平均风速在3.67至7.5米每秒之间,开发潜力巨大;平均每年可利用日照数在1200小时左右,属于很丰富区。”威宁县能源局副局长朱启航介绍说。
数据显示,能源行业产值占毕节市工业总产值的约70%,目前毕节正用足地形地貌和气候优势、用好政策组合拳,在从“一煤独大”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转变中,闯出绿色发展新路。
“毕节市按照‘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工作思路,按照新能源资源‘肥瘦’搭配,将东西部资源捆绑打包,防止争抢资源、无序开发。毕节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装机由2016年的140万千瓦增加到2023年的552万千瓦,年平均增加58.85万千瓦。”毕节市能源局副局长徐建金表示。
在追风逐日的过程中,一条以光伏组件、风机设备、储能设备制造等为重点的绿色产业链正在形成。在威宁县,随着贵州首条光伏组件生产线投产,三一重能等行业头部企业也纷纷落地。
产业的风生水起,也催生了新能源人才需求。贵州一道长通与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合作开办了订单班。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何汝贤表示,将在今年9月,与相关职业院校共同开设光伏工程应用技术等4个专业。
“2023年9月份到现在,我们从威宁输送400人左右往浙江、内蒙和山西等基地。未来我们会把威宁打造成为贵州新能源产业工人的输出基地。”何汝贤表示。
在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学校党政办副主任王近松带记者参观了刚刚建好的可拆卸的光伏发电基地。“这个光伏基地主要用于9月份学生到校之后的实践和上课,我们将与企业共同培养新能源前沿的高技能人才。”
毕节是贵州省人口第一大市,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近400万,人口优势明显。为把“人口红利”变为“人才红利”,毕节市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所需,不断优化专业设置。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并与浙江省平湖市探索政校企三方合作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高质量就业。
“产教融合,产在前教在后。我们坚持学校绕着企业转、专业绕着产业转、课程绕着岗位转,学生的就业情况是非常好的。我们以产业建专业,根据市场导向,新增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专业2个,撤销与产业关联度不高的专业1个。”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张建表示。
数据显示,2023年毕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2302亿元,排全省第3位,是自2012年以来取得的最好位次。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毕节上下正努力做到年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加快把毕节建设成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