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里的初心与担当——记全国劳动模范姚春雷
日前,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劳动者和先进工作者接受荣誉表彰。其中,贵州省茗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姚春雷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殊荣。
全国劳动模范姚春雷
清晨,普定县穿洞街道靛山村的茶山上迷雾缭绕,姚春雷穿梭于漫山茶树间,仔细地检查着茶树生长状况,并不时指导着工人们管护茶园,看着满山翠绿的茶园,姚春雷的脸上满是自豪。
姚春雷查看茶树生长情况
"从2009年进入茶行业,转眼就是10多年。"姚春雷感叹道,这些茶树陪伴他走过10余个春秋,从初栽时的细弱茶苗到如今的繁茂成荫,每一株都承载着他的心血与期盼。
贵州省茗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园
2010年3月,他与家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弃商从农创立贵州省普定县黔龙茶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当地优势特色"朵贝茶"产业。作为普定县茶产业领域披荆斩棘的"急先锋",他带领团队扎根茶园,从茶树品种改良到生态化管护,从传统制茶工艺创新到智能化生产线升级,每一步都倾注匠心。
在"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方面,通过不断地专业学习实践,当年他带领团队技术成员全部通过考核取得了"茶叶加工工""评茶师""茶艺师"等从业资格证书,成为当时普定县最年轻、最专业的茶叶技术团队。并相继成为全市第一家取得红茶生产许可的企业、第一家有机茶生产企业,实现了区域内茶行业多个"第一"。2013年,该公司仅3年时间便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并于2014年率先制定执行"朵贝茶"加工企业标准,慢慢地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如今的行业翘楚,为推动当地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说起10多年的发展历程,姚春雷说:"普定县茶产业加快发展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齐心协力,这些年来,企业发展的过程分别经历了干旱、冰灾、冰雹 、虫灾等困难,但是我从未想过放弃。同时,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好,特别是当地各级政府对茶产业的大力支持,让我们从零到有、从小到大,茶产业也越来越有奔头,发展也越来越有底气。"
与团队成员交流“茶经”
从在懵懵懂懂中摸爬滚打站稳脚跟,到带领企业成为行业标杆,他用十几年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劳动者的担当,支撑一路前行,不仅是对茶产业的执着,更源自他对家乡这片土地和千年茶文化的深沉热爱。
与学员交流“茶经”
"当时选择这个行业,是觉得朵贝茶有历史文化底蕴,加上普定海拔高、气温冷凉湿润、土层肥沃的良好环境很适宜茶叶种植 ,而茶叶和其他农产品相比,它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来说更好一点。"谈及为何选择发展朵贝茶叶种植,姚春雷向记者娓娓道来。
在姚春雷的躬身耕耘下,朵贝茶产业以蓬勃之势生长。通过他示范带动,先后有13家茶叶企业入驻普定县穿洞街道发展茶叶种植,他也一如既往帮忙其他茶企解决当中遇到的难题,组织茶企成立普定县茶业协会,大家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朵贝茶品牌。
东西部协作
目前,穿洞街道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产值超过1亿元,实现了将从非产茶区向全县茶叶发展重镇的转变。茶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户提供长期稳定就业岗位500余个、季节性用工达50万人次,成为当地及周边农户增收最直接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如今,千亩生态茶园郁郁葱葱,现代化加工厂内机械高效运转,标准化生产流程让茶叶品质稳定且出众。为打破深山的桎梏,他携朵贝茶奔走于全国各大茶博会、展销会,用醇厚茶香叩开市场大门,让这份"藏在山里的宝贝"成为贵州茶产业的闪亮名片。
生产车间
他还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流转土地帮助村民获得稳定租金,还吸纳数百人在茶园务工、加工厂就业;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种植、制茶技艺,培育出一批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茶农。在他的带动下,普定县穿洞街道蝶变为远近闻名的茶叶重镇,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朵贝茶真正化作了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与国外客户留影
"这份荣誉既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的鞭策。展望未来,我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抓住机遇,续写朵贝茶产业新篇章。"姚春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