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面对面》丨东北大学:专注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
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今天,东北大学贵州招生组组长王宏阳老师做客《高校招生面对面》,为贵州考生提供学院招考信息、填报志愿、专业选择等问题支招解难!

点击收听节目完整音频
00:00 / -问:东北大学2021年在贵州的招生计划?
答:近几年,东北大学在贵州的招生计划一直维持在110人左右,招生类别涵盖了统招、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高水平运动队等,广大考生在高考分数公布后,可根据省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选择符合要求的志愿类型进行志愿填报。
问:学校在人才培养、国际办学等方面的优势介绍?
答:东北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本科卓越教育行动计划”,构建多元、普惠、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支持学生个性化、兴趣化、选择性学习,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会计行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跨学院培养高端交叉复合型人才,在多个专业实施本-博贯通培养,探索跨层次培养专业领军人才,使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快乐、阳光、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健康成长。
东北大学在近百年的人才培养历程中,向社会输送了近40万优秀毕业生,其中培育中外院士70余人,在政府、企业担任重要领导职务1200余人。201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中,东北大学有2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3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全国高校排名第七位。
东北大学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可以通过各类长短期交流学习项目、双学位或学位联授项目等途径获得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还可以通过政府和高校奖学金项目公派赴国外联合培养或攻读学位。目前东北大学已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251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资助力度,每年约60%参加国际交流学习的学生可获得各种形式的旅费资助和奖学金。此外,学校每年均通过全球合作伙伴为在校学生申请欧盟“伊拉斯谟”(Erasmus)奖学金、日本北海道大学校长奖学金等各类国外高校或国际组织提供的奖学金,丰富学生毕业后国外进修渠道。
问:学校在毕业生就业与深造方面有何渠道与优势?
答:东北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到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国资委所属大型中央企业、重点科研院所等高层次用人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超过50%。此外,超过49%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东北大学通过构建“校、院、专业”三级就业市场体系,大力推动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就业市场建设工作。积极与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用人单位联动,搭建高质量招聘服务平台。每年4000余家用人单位在我校开展线上和线下招聘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组团招聘会、大型双选会、空中宣讲会、线上双选会等各类招聘会1300余场,通过各类平台发布招聘信息5000余条。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增进共识、聚点发力,为毕业生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保障。
问:学校在转专业和奖助学金方面有何政策?
答:为全面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促进优秀拔尖学生的脱颖而出,使学生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相契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学校允许非定向培养的新生在入学一年后,按照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
东北大学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以物质资助为基础,以精神培育为引领,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精准资助 全面发展”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力争“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有尊严去生活、有机会去成长、有能力去成才报国”。
问: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为每个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让学生创新创业引领校园时尚潮流一直是东北大学的不懈追求。在东北大学,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科普节日: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创新创业的种子已经播撒在每一名东大学子的心中。
在科研训练方面。学校成功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科研训练体系,全面推广探究式、研究性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科技竞赛方面,东北大学构建了全覆盖、分梯度、重交叉、可量化的竞赛育人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全校学生均有机会参加各类科技竞赛。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东北大学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总分全国第六。
在创业实践方面。在“善创意、会创新、能创造、勇创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东北大学启动大学生未来想象力培育计划,构建完成“全覆盖、分层次、多维度、自成长”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累计实施各类创业项目265项,87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
问:对2021年贵州考生填报志愿有哪些建议?
答:在平行志愿的填报模式下,可填报的院校数目比较多,广大考生可以采取冲一冲、稳一稳、守一守的志愿填报策略。我们在招生网上已经公布了往年的录取分数和最低分位次,对于分数和位次低于东北大学往年录取情况的考生,大家可以把东北大学作为志愿填报的第一所院校或前几所院校之一,“冲一冲”,尤其是在今年,随着自主招生的取消,各高校在各省市都有增加招生计划的趋势,录取位次和有可能会随之下移,因此广大考生应该好好把握“冲一冲”的机会,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概率。对于分数和位次与东北大学往年录取情况相接近的考生,建议大家一定要填报东北大学,“稳一稳”,大家要坚信,选择985、211、双一流高校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对于分数和位次高于东北大学往年录取情况的考生,大家可以把东北大学作为志愿填报的后几所高校之一,“守一守”,防止出现脱档的情况。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广大考生优先考虑院校,不同的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平台都不一样,未来的升学、就业等发展前景也会有所区别。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应优先考虑高校的办学层次而非地域因素,将来再深造或者工作的时候再选择一个理想的城市,因为层次不同的高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是有区别的。
在专业选择上,考生及家长应正确对待目前社会上的“冷热门”专业这一现象,专业没有绝对的冷门与热门之分,专业的“冷”与“热”与社会大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有着很大关系,而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基础学科、新兴学科都会经历“冷热转换”。所以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被专业的“名字”所误导,更不应只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考生和家长可咨询专业教师、专家学者或学长学姐,也可以拨打高校的招生电话咨询招生办老师,了解该专业真实、准确的信息,主要应根据考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涯规划选择专业,若所学专业是考生本人喜欢、认可的,考生便会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问: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如何?
答:东北大学坐落于东北亚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沈阳,学校不但名师云集、教学设施一流,在生活环境方面也十分温馨舒适。这里四季分明,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银装素裹,古朴与现代的建筑风格相交汇,深藏浓厚历史底蕴的同时也散发出现代科技气息。东北大学具备一流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设施,学生餐饮、商超、浴池、物流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完善。
南湖、浑南两个校区共拥有教学及实验场馆30多栋,可容纳近4万名学生同时上课;学生宿舍全部实施公寓化管理,消防、门禁、监控系统保障学生住宿安全;包括清真餐厅在内的各类食堂10余个,各式种类的美味佳肴能够满足学生饮食上的不同需求。
除了两个校区间的139公交专线及周边的轻轨等公共交通,学校每天安排学生交通车往返于两个校区,满足学生的日常出行需求。
问:考生和家长该如何获取最新招考政策?学校提供了哪些线上咨询渠道?
答:及时、精准的招考信息对考生和家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广大考生及家长可以通过教育部官网、阳光高考平台、各省级招办等,获取国家及各地最新的招考政策、文件等,也可以通过关注各高校招生网、招生办官方微信,了解各高校的最新招生动态、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分数、校情概况、专业介绍等。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及时答疑解惑,东北大学开通了多种线上咨询渠道,广大考生及家长可通过关注“东北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进入东北大学分省咨询平台,直接向招生组以及招生办老师提问,享受“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对于常见问题,也可以通过东北大学招生网的智能问答系统来提问,第一时间就能获得所关心问题的答案。
《高校招生面对面》由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APP”、贵州6频道、贵州普学教育共同打造。
开播日期: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
直播时间:每天17:00-18:00
收听调频:贵阳FM98.9 / 遵义FM90.6 / 安顺FM89.5 / 六盘水FM98.9 / 凯里FM89.1 / 铜仁FM91.8 / 毕节FM88.4
更多内容请下载动静APP,关注“动静·教育”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