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 · 关注 | 智能时代,平凡的我们能做什么?

CCTV纪录 | 2023-05-18 10:11

焦虑了,AI看起来比我聪明多了,我还能做什么?”

“AI似乎无所不能,将来会取代哪些类型的职业?”

“如果AI拥有像人类一样发达的智力和丰富的情感,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还是严阵以待?”

智能时代
人类将如何与
人工智能共处?

看看下面几个故事
也许能给我们带来
新的启发和思考
↓↓↓

处理核废料在过去被认为是极高危的工作,而在今天的英国塞拉菲尔德,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也大大缩短了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湖北襄阳的铁路工人李桑郁设计了一款车牌号智能识别系统,获得成功。

喷漆工人只需输入货车照片,系统就能自动检测车号,准确率高达97%。而传统的人工喷号不仅效率低、错误率高,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小李师傅说:“我想帮助更多人减轻他们的劳动量,不要让自己的青春跟时间,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上面。”

......

AI的出现将取代很多技术含量不高或有风险的工作,这是大势所趋,但也必将催生出新的职业类型,就像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全新变化一样。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迈克尔·伍尔德里奇以医生的工作为例,表达了他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计算机程序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影像中的人体病变,医生从而有更多时间“利用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文情怀,来了解患者并与患者建立情感联系。”

在他看来,这部分工作是不可能被AI代替的。

对人类来说,持续学习或许将成为一生的事业,有了绝技傍身,才能在智能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

就像我们熟知的埃隆·马斯克,10岁就学会了编程,少年时就通读了4千多万字的《大英百科全书》,攻读了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自学了火箭、汽车、电池等不同领域的最新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2017年5月23日的乌镇围棋峰会上,世界冠军柯洁围棋九段对弈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最终以0:3告败。

此前,AlphaGo已经战胜过古力、聂卫平、常昊、李世石等一众围棋高手。相比围棋大师们的多年潜心钻研,AlphaGo的自我对弈训练只有14个月。

柯洁曾感慨道:“对于AlphaGo的自我进步来讲,人类太多余了”。

对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有自己的感悟。当李世石被AlphaGo击败的时候,他正漫步街头,遇到一群老人在下国际象棋。他上前问:“早就有计算机下棋比人还好了,你们觉得下棋还有趣吗?”

老人们的回答是:“计算机下象棋打败人类的冠军,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仍然受益于在下棋过程中得到了人生的体悟。”

多么有智慧的回答!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爱下棋的老人们果然活出了大境界。有了这样的心态,对“人类和AI能不能和谐共处”,就不用太过紧张了吧!

“现代机器人教父”石黑浩推出了一款名叫Erica的交互机器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机器人”。

由于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识别算法,Erica能够与人类沟通、识别语音和图像,并用手势表达情感。

石黑浩设计它的初衷,是为了应对日本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他认为,用Erica陪伴老年人是很合适的,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那么,在情感层面,机器人能够真正取代人吗?石黑浩曾制作出一款跟女儿几乎一模一样的智能机器人。有一次,他想让女儿跟它一起玩耍,没想到双方互相打完招呼后,女儿却呆呆地不动,直到崩溃大哭。

迈克尔·伍尔德里奇教授说:“当前人工智能系统很大的局限,就在于它没有人际技能,无法理解人为什么生气,为什么失望,为什么感到沮丧。”

是啊
再高级的机器人的陪伴
也比不上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但是
机器人的出现
会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人将何以为人?
何以配得上莎翁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的赞美?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
人的价值还将在哪里?

CCTV纪录微信公众号
总监制丨庄殿君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畅
责 编丨蔡天然 龙朵
撰 稿丨王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