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实干勇担当 砥砺奋进正当时 ——2025年黔西南州自然资源工作会召开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 2025-03-11 11:42

3月7日,2025年黔西南州自然资源工作会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自然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2025年全州自然资源系统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州自然资源工作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围绕实施“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战略和加快建设“康养胜地、人文兴义”,紧扣自然资源工作定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力推进富矿精开,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强化地灾综合防治,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黔西南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作出自然资源系统的有力贡献。

回眸2024

全州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全州自然资源系统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砥砺前行、苦干实干,交出了一份年度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奋力向上争资争项  发展动能集聚成势

争取到增发国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37个,涉及资金3.27亿元。争取到在黔西南州实施3个省级找矿项目、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等,涉及各类资金7000多万元。

优化审批流程  审查效率明显提高

取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优化内部审批流程、并联审批和一次性告知等方式压缩审查时限,州级用地预审与选址审查、用地报件审批时限、矿业权审批时限大幅缩减。

回应群众关切 增进民生福祉

统筹推进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25件,推动清退违规收取或转嫁农村宅基地测绘费3.43万户2030.22万元,动态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65个项目4.31万户。有效保障农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需求,累计审批农村居民建房用地申请3152.85亩。

全力防范重大风险 夯实安全底线

严格落实“三个紧急”撤离工作要求,全年紧急撤离受威胁群众1208户3477人,实现人员“零伤亡”。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领域“打非治违”,立案查处29个,没收违法所得559.5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5人。

贞丰县永丰街道林用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聚焦聚力 八项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

聚焦聚力耕地保护。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将444.33万亩的耕地保有量和313.76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下达至各县(市)。高质量开展流出耕地图斑举证,有序开展流出耕地核实处置,耕地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持续推进补充耕地项目,统筹推进违法用地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聚焦聚力富矿精开。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会同地勘单位谋划12个找矿项目,目前通过省级立项论证项目10个、通过省地矿局立项论证项目1个。支持金矿企业开展周边资源勘查开发,全面落实矿业权“出让+登记”制度,有序出让矿业权,清理“圈而不探”“占而不采”矿业权。

聚焦聚力要素保障。要素跟着项目走,助力全州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出具项目用地预审或选址意见书96个。累计获国务院、省政府建设用地批复99件2.27万亩,有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全年累计供应国有建设用地779宗3.44万亩。持续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

聚焦聚力空间治理。州级国土空间规划于2024年底获省政府批复实施,各县(市)国土空间规划全部完成报批前法定程序,99个需单独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乡镇均已形成初步成果。

聚焦聚力保护修复。完成生产矿山生态恢复治理3900余亩,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343.8亩。推进兴义市乌沙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有序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聚焦聚力地灾防治。全覆盖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夯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基础,新建地质灾害监测点3处,改造自动化监测点设备236处。实施地灾工程治理项目26个,消除隐患点120余个;实施避险搬迁项目14个,搬迁3000余人。累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临灾避险演练1333场、参与11万余人次。

晴隆举行2024年地质灾害临灾避险暨地震、防汛应急演练

聚焦聚力改革创新。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推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推进“标准地”出让和混合地改革试点,协同开展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

聚焦聚力基础支撑。完成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开展测绘项目备案3885件。推动实景三维黔西南州建设,完成兴义市、兴仁市约190平方公里的45度倾斜摄影数据获取及90平方公里的三维实体模型生产。完成29个州级重点区域登记单元的权籍调查。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使用权确权登记1.9万宗。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地籍调查11.16万宗。完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2569宗。完成95个项目的“多测合一”工作。

  展望2025

以自然资源之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黔西南实践谱新篇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推动建立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机制;持续挖掘其他农用地可恢复为耕地的潜力,保质保量完成耕地恢复任务;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耕地、石漠化严重耕地和林区耕地等不稳定利用耕地调出,有序推进园地和林地上山、耕地下山;严肃惩处违法占用或破坏耕地,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做好存量违法用地整改。

围绕探矿配矿推进“富矿精开”

争取申报实施更多省级找矿项目,加快地质找矿成果转化;深入开展石灰岩、方解石等州级矿业权地质勘查工作;严格落实矿业权“出让+登记”制度,有序投放一批州级矿业权;突出矿业权出让合同刚性约束作用;动态更新“圈而不探”“占而不采”矿业权问题清单,分类施策、积极化解。

贵州紫金矿业

提升土地要素供给保障水平

健全用地保障协调机制,推动土地要素向重大项目倾斜;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程序,强化土地供后监管;科学编制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和住宅用地拟出让地块清单,根据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实行差别化供地;探索推进存量增量统筹使用的综合供地方式;有序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快推进县、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审批;持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规划上图”,支撑“管理上图”,推动规划实施监督全流程在线管理。

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压实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主体责任,督促在产在建矿山认真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有序推进涉及我州贵州长江重点生态区(南北盘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兴义市乌沙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

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对全州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覆盖排查,纳入台账管理;加大监测人员培训力度和自动化监测设备建设、维护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避灾宣传和临灾避险演练;积极争取地灾防治项目,有序消除地灾风险隐患。

深化自然资源领域重点改革

探索优化入市增值收益调节机制,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和混合用地改革;深化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推进矿业权“净矿出让”,不断提升矿产资源要素保障供给水平。

强化执法督察涉及问题整改

加大执法巡查力度,重点关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用地情况,督促项目业主依法依规用地,严防未批先用、批少占多等情况发生;纵深推进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治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抓实“违建别墅”“大棚房”问题整治,坚决防止新问题发生、老问题反弹;强化矿产资源监管,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力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彻底、整改见效。

夯实自然资源基础支撑工作

强化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全州自然资源系统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扎实做好国土资源调查监测;推进不动产数据质量提升、化解不动产“登记难”和保交房办证工作,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地籍调查;强化测绘行业管理,维护测绘市场秩序;推动实景三维黔西南州建设应用;启动“十五五”基础测绘等专项规划编制。

编辑:王   曦

责编:王   军

编审:吴洪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