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平塘:从卖产品转向卖品牌 产业致富有妙招
正值初冬,黔南州掌布镇开花寨村漫山遍野的蜜柚显得格外耀眼,让整个村庄多了些生机。开花寨村离平塘县城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属于较偏较落后的村落,如今在当地村支书冷世才的带领下,村里依靠蜜柚种植打造出了属于村民们的幸福果园,并逐渐走出一条致富路。
成立合作社,引导蜜柚规模化发展
冷世才是平塘县掌布镇开花寨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蜜柚种植的牵头人之一。他对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一直希望家乡的优质蜜柚能被更多人喜欢。据冷世才介绍,平塘县以开花寨村为核心的蜜柚产区,种植历史已长达23年。在过去,蜜柚都是与板栗、樱桃等一起分散种植,产业不成规模。2014年,掌布镇和开花寨村通过民意调查,确定将蜜柚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村里争取到林业局、扶贫局的25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开花寨村的蜜柚自此迎来了“春天”
当地蜜柚由于种植面积小、产量少,不利于市场推广,村里便成立了平塘县掌布专业果蔬合作社,希望以此带动村民一起扩大蜜柚的种植规模。当时开花寨村山高路远、信息闭塞,村民的发展意识淡薄,不愿加入合作社。冷世才与合作社党员代表挨家挨户做工作:“过去一亩地零散种植,年收入不足1000元。如果加入合作社一起种蜜柚,可以做除草、剪枝等工作,而且合作社会教大家种植、培育技术,效率高不说还会发工资给大家。另外种出的果子合作社也会帮忙找渠道,就算以最低收购价0.9元计算,最少收益也有八千元。”一些村民看到甜头,逐渐改变观念参与种植蜜柚。2016年,开花寨村的蜜柚的种植面积从原先的1000亩扩大至8600亩,品种也由最初的沙田柚调整为了黄金柚。
电商助力,蜜柚变身“黄金果”
2019年,平塘县掌布专业果蔬合作社在平塘县大数据与电商发展中心、贵州电商云平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线上店铺,奠定了网销基础。2020年,服务中心帮助合作社引入了农产品溯源系统运用,通过物联网、区块链技术让消费者扫码就能追溯到基地环境、种植情况以及质量信息,不仅提高了蜜柚的附加值,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品质保障。有了更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链,服务中心通过“一码贵州”等电商平台帮助蜜柚收获线上、线下订单不断。并帮助蜜柚搭上“丝路电商”的快车与俄罗斯贵州商会签订了蜜柚销售框架协议,成功将4万斤蜜柚销往俄罗斯,逐渐实现订单式产业发展。
今年蜜柚产业已成为平塘县的重要产业,全县预计产量约4500吨。为让蜜柚有自己的品牌,增强市场的影响力,合作社与服务中心深入协作打算进行品牌孵化。冷世才说:“想让更多人知道平塘蜜柚,把它们都带出深山,还是得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是市场的‘敲门砖’,有了核心品牌才能更快拓展销售渠道。今年我们合作社与服务中心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刚上市的蜜柚将通过‘黔塘荟物’公共区域品牌授权方式进行售卖,让每一批蜜柚都有自己的名字,让好品质都有个归属。”
品牌赋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从2018年以来,服务中心和合作社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从包装策划、质量追溯到销售渠道全程把关,每年在‘一码贵州’上销售都收到消费者的好评。今年服务中心将围绕公共品牌名‘黔塘荟物’从包装、营销策划等方面开展品牌化打造,帮助合作社节省运营品牌的成本。同时将运用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模式进行品牌营销,提升品牌曝光率及转化率,让蜜柚在广阔的市场‘站稳脚跟’,真正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平塘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继历介绍到,在蜜柚的销售方面也将依托‘一码贵州’电商优势,整合全省成熟的农产品经纪人资源,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目前冷世才所在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已增至32006元,合作社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共160人,覆盖的农户每户增收12000元以上,人均收入3240元以上。村里的蜜柚产业从生产到销售已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电商化销售。“我们争取在合作社发展的同时,能够反哺周边村庄,也帮助邻村提供就业岗位、传授种植技能,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冷世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