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金沙酒业《贵州酒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成果汇编 (六)酒旅融合发展 标杆是产业目标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4-11-07 12:18

贵州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孕育了以酱香白酒为代表的独特文化。当前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如何在新的产业格局下,谋求酒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构建白酒产业发展新生态,是《贵州酒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的核心议题。由贵州金沙酒业举办的此次论坛,荟聚了中国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吴文学,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央视品牌顾问李光斗,国家开发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杨彦锋,携程集团政府合作西南大区总经理易杨,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总经理范世凯等知名产业专家和行业精英。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为贵州酒旅融合发展探索赋能。

酒旅融合发展,标杆是产业目标

当前产业大环境下,推进贵州酒旅融合发展正当其时,这也是贵州白酒企业发展的新契机:

首先,贵州政策支持,提供了酒旅融合发展的平台。2020 年,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与此同时,贵州文旅厅制定了《贵州省深化酒旅融合发展实施细则》,开启贵州酒旅融合发展新征程。2022 年初,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在政策赋能下,贵州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依托贵州不可复制的生态和资源禀赋,以酒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持续打造世界酱香白酒产业集聚区。

其次,贵州资源丰富,有利于酒旅融合发展的建设。贵州是旅游大省,山地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和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胜地。随着“村超”“村 BA”等地方文化 IP 的爆火,贵州成为全国旅游的重要聚集地,贵州舒适的气候和特色山地旅游,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涌入。

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条件的双赋能,贵州酒旅融合发展,成为了企业实现增长,拓宽空间的有力抓手。

从市场潜力看,推进酒旅融合,将成为贵州白酒产业新的增长曲线。

一是酒旅融合推动建设了酒企新生态。从品牌塑造、工艺传承、文化传播等酒企生态进行系统化表达,比如,已落成开馆的酱酒文化博物馆和金沙酒业展览馆,就是一种系统的表达方式。

二是酒旅融合开创了多元化消费。酒旅融合,是将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休闲娱乐建设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市场消费提供系统的、深度的互动体验,开创新的消费场景,满足新的消费需求。

三是酒旅融合打造了新的增长曲线。白酒产业的发展,在新的行业周期下,进入瓶颈期。通过酒旅融合,可以有效的在传统营销模式之外,以多元化、场景化的消费模式打造,开拓新的增长曲线,助力产业发展。

图为金沙摘要酒展示

为了全面推动贵州白酒产业发展,拓展新的增长曲线,从贵州白酒产业战略布局出发,围绕四个方面发力,打造贵州酒旅融合发展产业标杆,是贵州酒旅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一,强化文化建设,打造贵州酱酒产业新名片。通过挖掘和梳理贵州酱酒产业品牌文化。厘清贵州各大酱酒产区酿酒历史和发展脉络,以人、事、物等见证者和历史文献、文物的整体呈现,强化产业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贵州酒旅产业内容,助力贵州酒旅产业持续发展;

第二,强化硬件建设,丰富酒旅融合新体验。在全面推进酒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夯实酒旅发展硬实力。如:酱酒文化博物馆、展览馆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通过系统学习和建设,外树酒旅形象,内强酒旅品质,完善配套设施,促进白酒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提升消费者体验感,满足场景化的消费需求。

第三,创新营销推广,讲述贵州酒旅新故事。未来的白酒营销,不再是单纯追求口味上的满足,了解产区生态、自然、文化等也随着消费需求和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而发生转变。贵州要切实推动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营销理念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应用。讲好贵州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的文化故事,推广贵州酱酒文化品牌,让消费者不仅能品尝贵州美酒,体验贵州优质服务,更能领略贵州的酱酒文化。

第四,构建产区协同,树立酒旅发展新标杆。贵州酒旅融合发展,要发挥产区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挖掘次龙头企业发展潜力,在带动酱酒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旅游及周边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完善主产区酒旅资源设施建设,打造酱酒文化IP,强化酒旅资源结构优化,辐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优势企业发展助力产区发展,以产区发展驱动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产区酱酒品牌企业的强大引领作用,带动产区酒旅客群增长。同时,通过酒旅客群的庞大流量,拓展产区企业的市场空间,并同步带动产区特色餐饮、农副产品等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相互赋能,相互促进,形成共荣共赢的良性产业链。

通过产业协同,共创共赢的方式,树立产业标杆,引领贵州酒旅融合发展不断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升贵州酒旅融合产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