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观察丨贵阳公交15路“娘子军”,你眼熟吗?

2019-07-01 17:03

在贵阳,有一条特别的公交线路,车上的驾驶员全部都是女性。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们都会准时坚守在岗位上,用微笑和热情为车上的每一位乘客服务。几十年如一日,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筑梦前行,让贵阳更有“温度”。这就是贵阳公交十五路女子车队,也是第一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女子车队

女子车队

00:00 / -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林城,廖莎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麻利地换上工作服,对着镜子整理仪容,跳上自己的公交车,发动车子之前,她习惯性地拿起毛巾,仔细地擦拭驾驶室平台。

“虽然车子的外部有保洁阿姨打扫,但驾驶室还是自己擦拭一下,干干净净的不光自己舒服,乘客心里也舒服。”廖莎已经将这个小小的驾驶室当做了第二个家。

从天誉城到王家桥,15路公交车要穿越云岩、南明两个区,途径28个站点,其中不乏河滨公园、筑城广场、甲秀楼等贵阳著名景点。哪里是堵点,哪里的行人比较多需要减速慢行……这一切对于有着12年工作经验的廖莎来讲,都已经了然于心。

每当早班,廖莎都会遇到早高峰。最堵的时候,两个站之间都得走上大半个小时。从最初堵车时的毛躁到现在的平静,穿梭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无暇欣赏道路两旁的风景,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车,她说,自己学会了等。

“请刷卡,请关心老年人。拿手扶一下嘛……”

因为晨练和娱乐场所多的缘故,乘坐15路公交车的老年人相对较多,特别是在高峰期时候,车要开得更加小心,反反复复地提醒叮嘱乘客扶好坐好,成了这一天廖莎说的最多的话。

在15路公交女子线路,像廖莎这样的女驾驶员还有47名,女儿、母亲、妻子,生活中她们承担着各自的角色,但在这里,她们只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辛苦却又执着的追逐梦想。“开着这么大的车在城市里穿梭,有一种很威风的感觉。”廖莎笑说道。

车队里年纪最小的驾驶员周彩霞,因为喜欢坐在高高的驾驶室里“帅帅”的感觉,放弃了幼师的工作选择当一名公交司机。

“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两个职业工作氛围很不一样。在幼儿园接触的都是单纯天真的小朋友,而在公交上则会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时间一长,我的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没有以前爱说话了。”两个反差很大的职业,三个月的时间,让原本活泼的周彩霞成熟了很多。

“一些老人会觉得我们很辛苦,会主动拿水果给你,你拒绝他就直接放到仪表盘旁边。”启动、开门、关门、踩刹车,每天重复着这些动作,最初的新鲜劲儿过去,周彩霞说这些暖心的细节,便成为了她坚持下来的动力。

乏味、重复、单调,是身体上的劳累;委屈、抱怨、责骂,则是精神上的疲倦。在这条线路上,每天上演着的好人好事已不计其数,但更多的还是日常的琐碎。

一次,黄予虹驾驶的15路还没进站,一名乘客便急着要上车。黄予虹没有开门,而是按照公司规定将车开进站停稳之后才让乘客上车。不理解的乘客,一上车就拿出拐杖试图敲打她。

今年44岁的黄予虹在2013年查出了癌症,经过手术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她毅然决然地重新回到岗位上继续开车。她说,以前遇到不讲理的乘客她会顶回去,自从生病以后心态反而平和了,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尊重手里握着的方向盘。

“和乘客解释说车子没有摆正不能停车,他就不太理解,不过在其他乘客的解释劝说下,拐杖最终没有落下来。”黄予虹最看重的还是平安。

对于这些驾驶员们,每天面对的鸡毛蒜皮,不仅没让她们的工作热情消退,反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这份工作。

今年34岁的廖莎,即使上早班的时候要四点多就起床,每天也要抽出20分钟给自己简单地化个妆,她说:“公交是城市的窗口,我面对的是大众,我要把更好的精神状态展现给大家。”

这就是15路公交娘子军们的内心世界,有抱怨、有后悔,有动摇,但抛开这些,这里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有全国三八红旗手,有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这里是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行驶在路上,她们已成为贵阳市一道靓丽风景线。(佟文玲/文 李昌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