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额超30亿美元!海外建厂、本土研发,“世界工厂”东莞蹚出一条新全球化路径!
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一季度的4.8%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4月单月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8.9%。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外贸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一些外贸重镇通过海外建厂、本土研发,重塑产业链,一系列新业态、新动能,为外贸赋予了新的内生动力。
东莞外贸企业“走出去”带动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东莞,我国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这里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每3件玩具、每10双运动鞋就有一件是东莞制造。
如今,东莞的一个个外贸工厂正悄然发生各种变化。
一家制鞋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陆续在东南亚进行布局,目前已经在越南开办了八个分厂,外籍员工的数量超过了两万人。
而国内则不断产业升级,制鞋业的研发设计水平、自动化产线应用程度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越南加工,在中国研发、测试成为常态。
东莞厚街镇,聚集了上千家生产鞋机和鞋材的企业。厚街镇鸿运市场,占地23万平方米,是厚街镇鞋材外贸生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随着东莞不少制鞋企业纷纷在海外投资建厂,鞋材、鞋机的外贸生意悄然间火热了起来。
厚街镇的一家档口里,朱红云正在和东南亚的采购商确认货物,她的档口主打羊皮类的高端鞋材,这样高品质的皮料,占据了一双鞋子成本的40%。这段时间朱红云每天都要迎接几十轮上门采访的客户,电话更是络绎不绝,订单比去年同期多了20%。
东莞鸿运市场鞋材商 朱红云:之前我们只是卖半成品,利润空间只有5%到10%。现在做成深加工以后,差不多有30%到35%的毛利润。
为了让产品更有竞争力,东莞的制鞋设备企业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升级。靠低端、低价竞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广东金悦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光:过去赤裸裸的价格竞争,变成现在在技术层面和产品质量上竞争,目前的产品利润点都是上万元。
鞋材、制鞋设备出口的形势变化,只是东莞外贸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东莞,还有更多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升级,不断撕掉低质、低价和贴牌代工的标签。
东莞樟木头镇一家企业,曾经给国外品牌代工各种小家电,产量越做越大但利润却越来越薄,拼价格到最后拼无可拼,订单下滑了百分之三四十。
痛定思痛,企业将每年收入的5%投入科技研发,近三年来研发投入总计超过4000万元。靠自主研发出来的吹风机高速无刷马达让企业起死回生。
无刷马达也就是无刷直流电机,因为利用电子转向器替换了原始马达的机械电刷,所以无刷马达相比传统马达,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
今年一季度,仅这款吹风机马达就有1000多万元的订单,2022年也取得了8000多万元的订单。记者采访当天,巴西客商和这家企业签订了十万台高速无刷马达的意向订单,价值8000万元。
从最初的承接代工订单,到现在给海外客户提供样品、高端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在东莞,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并且把国内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东南亚的人工成本优势结合起来,在海外投资建厂。东莞这座“世界工厂”,正在蹚出一条新的全球化路径。
广东省东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 杨荣:截止到今年3月份,东莞企业“走出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53个,投资项目有659个,涉及投资金额超过了30亿美元。相比我们历年来引进外资的国家和地区只有40多个,我们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做到了“比翼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