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美:巧手钩出“创业路” 指尖编织“幸福花”

2023-10-11 09:28

“做大红花的话,起针需要180个辫子针,里面的圆花瓣数量是20个,不过要注意,外面钩的是尖花瓣。我们这批花需要钩500个,交货时间大概是12月底,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它做好?”

“有!”

10月8日,在黔东南州天柱县联山街道巾帼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内,天柱县联山街道幸福社区“巾帼微家”妇女手工编织队队长陈荣美正在向队员们细心交代着新一批订单产品的编织技术要点。

陈荣美在队里是技术主心骨,每一批产品如何从纸张上的平面图变成可捏可玩的实体工艺品,其背后靠的是陈荣美熟练的编织技艺和逻辑解构能力。

“客户给我们的只有一张图片,没有样品,他们只提供产品的大小参数和颜色要求,然后我就得通过电脑进行打样,再解构,每一步如何编织,编织的针法、针数都需要思考,有点像解题,多一针做出来的样子可能就不对了。”陈荣美说。翻阅着手上厚厚的样图,陈荣美分享道:“这是我们九月份做的订单,有二十多单,蘑菇、松果、向日葵都有,昨天刚把一批织好的铃兰花发到了国外。”

陈荣美每天能编织二三十朵铃兰花,空闲时,坐在基地一角,一束彩线、一根钩针在她的指尖翻绕,不一会儿,就变成精致的手工艺品。

今年31岁的陈荣美在2018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家人搬到了天柱县城。在这里,陈荣美的人生开启了 “新篇章”。“之前外出务工的时候好狼狈,几百块租的房子很小一间,每一年才回来一次,现在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房子住着,对我们群众居住、就业的政策也越来越好。”陈荣美说。

“住得好”是第一步,“如何挣钱”是陈荣美搬到新居后最关心的问题。一次偶然机会,陈荣美通过短视频发现毛线编织也能赚钱,于是跟着视频自学练习,随着编织技术的娴熟,她的作品实现了售卖变现,也带动了身边的妇女参与进来。

“一开始的时候周围的邻居看到我在家里面做还挣了钱,都到我家里跟我学习。”陈荣美说:“后来社区街道了解到这个情况,给我提供政策和帮助,让我作为主讲人进行培训,现在我们小区已经有80多人完全掌握了手工编织技艺。”

2022年,在天柱县妇联和联山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通过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培训共办、就业共推“四共”工作法,陈荣美组织社区50多位爱好编织的妇女成立手工编织队,利用技术培训、订单分派、按件计薪等办法,进一步激发了搬迁妇女就业创业积极性。

编织队队员吴勋梅跟着陈荣兰进行编织已经一年,拿着自己编织的白色玫瑰,她满面笑容地说:“在这里可以满足我做手工的爱好,每个月还能增加七八百元的收入。我第一次钩出这么一朵花的时候,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从无到有,从学徒变师傅,陈荣美花了两年时间培育自己的事业。曾经什么都不懂的创业小白,通过网络学习,再从网络获利,直播带货、开课、授课,如今编织队除了与部分企业、单位达成合作外,一半以上的订单来自于网络。产品也从最初的拖鞋升级为精致的装饰品,更为多元的产品和不断拓展的市场背后,是易地搬迁带来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助力,政策的扶持、便利的交通、畅通的网络、和谐的社区,让陈荣美的创业梦逐步成为现实,也让越来越多的妇女在这里找到自我价值。

近年来,天柱县联山街道不断强化党建带妇建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社区妇代会(妇联)+巾帼志愿者”的模式,通过“巾帼创业者协会”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彰显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聂蕾 黎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