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集 | 烹栗煨芋魁,味美敌熊蹯

烹栗煨芋魁,味美敌熊蹯。
——(宋)陆游《送客·有客相与饮》
本期:芋头

芋头,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芋头最早产于中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半岛等炎热潮湿的沼泽地带,在全球各地广为栽培。
我国的芋头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珠江、长江及淮河流域。
芋头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兼粮食作物,营养和药用价值高,是老少皆宜的营养品;而且芋头的淀粉颗粒小至马铃薯淀粉的1/10,其消化率可达98%以上,尤其适于婴儿和病人食用。
我国的芋头,早在《史记》中即有记载:
“岷山之下,野有蹲鸱,至死不饥,注云芋也。盖芋魁之状若鸱之蹲坐故也”。
经劳动人民长期因地制宜地选种培育,已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其中常见的为三类:多头芋、大魁芋、多子芋。
芋头块茎入药可治乳腺炎、口疮、痈肿疗疮、颈淋巴结核、烧烫伤、外伤出血,叶可治荨麻疹、疮疥。
芋头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
芋头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故中医认为芋艿能解毒,对人体的痈肿毒痛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来防治肿瘤及淋巴结核等病症。

《百草集》作者李历先生是从故宫博物院出版社走出来的文化学者,在艺术之都巴黎生活学习16年,游历过168个国家和地区。从知青到定居贵州,先生都与贵州有着不解之缘,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贵州茶、贵州中草药、贵州非遗等。目前创作的《百草集》以一画一中药的形式,记录、推介宝贵的中药文化,明年拟在故宫博物院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