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心想事成》热播引关注 新北京题材展现城市包容与交融
电视剧《心想事成》播出不久就因为“工作五年后就买四合院”而上了热搜。对该剧编剧苏蓬来说,这是个不需要辟谣的误会,只要看过剧情,就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设定。
电视剧《心想事成》以北京姐妹花为讲述对象,孙心、孙想姐妹居住在“小满胡同”的四合院里,但四合院并非孙家独有,更不是靠姐妹俩工作五年的收入就能买下。随着剧情推进,四合院的来历也得以揭晓——这套四合院中只有两间房归孙家所有,而且还是孙奶奶单位分的老公房,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而且很快这套公房将迎来拆迁。
“这才是现实生活中北京人的真实处境。”编剧苏蓬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非常理解大家对于“老北京人必定生活在四合院”的误解。选择将故事背景放在胡同里的一家人,也带有苏蓬自己的考量,“这种住在胡同里的生活,本身是老北京人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是像孙家一样,老北京人也会遇到拆迁款不足以买商品房的尴尬,这才是发生在北京居民身上的真实处境。”
其实,在原剧本里苏蓬还专门留有不少笔墨,来刻画居住在四合院生活不便的一面,比如冬天没有暖气,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苏蓬透露,这些内容其实都在剧本里有所体现,只是没有刻意强调,所以可能才让观众产生了误解。
该剧还提到了本地人在职场上遭遇的歧视,也通过姐妹俩所遇到的各种年轻人,去承接和表达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观点冲突。“剧里有高知,有海归,也有本地打拼的孙心、孙想,不同的年轻人身上体现着各种不同的时代烙印。我们希望通过姐妹俩的遭遇,去展示真实的人生,解决实际的问题。”苏蓬表示,大家一提到北京题材剧,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空镜子》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但是几十年过去了,题材的创新不应该止步于经典。“现在我去做了这种尝试,哪怕尝试不算成功,至少蹚出来一条路,告诉大家可以去做新北京题材的表达。”
(内容源自北京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