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贵州·平塘民间水龙文化节开幕

贵州省体育局 | 2024-07-07 20:38

相约天眼平塘,纵情水龙狂欢。7月6日,黔南州“好花红”文化体验行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第九届贵州·平塘民间水龙文化节活动,在天眼之城平塘开幕。

开幕式

早上9点,人们扛着水枪、背着水袋,陆续沿街步行向活动开幕式走去。水龙节开幕式10点开始,仪式结束后就是全民同乐的“打水仗”环节,为了足量供水,主办方在广场两旁设了自来水管,每隔5米安装水龙头方便取水。

路边泼水

穿着雨衣,带着水枪的小孩子早就按捺不住,抬起水枪先玩了起来,进到主会场的人们受气氛感染,陆续加入了他们“水枪互呲”,呲水的和被呲水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巡游现场

平塘县耍水龙、泼吉祥水活动从明朝洪武年间开始,是600多年前当地居民因干旱祈雨而产生的一种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因独特的民风民俗而闻名于世。

大水桶

开幕式首先是水龙入场、龙女献宝、水龙点睛,随后是祈福仪式,然后开始水龙表演。九条小龙(水龙预备队)、九条大龙皆上场表演,舞龙青年、少年们配合默契,迅速跑动,在哨声的控制下展现出气势如虹的水龙表演。

水龙预备队表演

伴着锣鼓的节奏,水龙左右摆龙,快速行进,形成“8”字舞龙接游龙、龙舟造型、首尾穿龙、首尾8字龙、穿龙尾、穿龙跳龙、“天眼观宇宙”造型、龙塔(民族大团结)等造型,引起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

水龙舞动

开幕式结束,是全民狂欢的泼吉祥水环节,从泼水龙开始,人们从白色大水桶里取水互泼。水龙狂欢巡游队各个方阵沿街行进,9条水龙边舞边游,锣鼓喧天,水花四溅。消防栓、消防车成为了取水点,洒水车向空中喷出水雾,更有沿街楼上的住户,接了水管从窗户引出水来,泼向街上狂欢的人群。

沿街一路泼水

叶千千从贵阳专程为水龙节而来,早早订好了酒店,她的泼水装备是一个大盆,一眼望去,属她的盆最大。“这是我第一次来平塘水龙节,朋友约我一起来的,昨天晚上在超市买的这个盆,泼完了水,还可以拿回家里用。满大街一起打水仗,太好玩了。”她兴奋地说道。

洒水车泼水氛围

水龙狂欢巡游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降福、吉祥如意、国泰民安。耍“水龙”时,九条水龙走街串巷舞动翻腾,全城群众泼水狂欢,所经之处每家每户用瓢、桶、盆、水枪等尽情地向水龙泼洒,既具舞龙之美,又兼泼水之乐,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现场热闹非凡,将一年来各族群众求吉祥、盼如意的良好夙愿表达得淋漓尽致。

警察与孩子互呲水

此外,活动期间,还有水龙之夜嘉年华——平塘民间文艺汇演及千人广场舞展演、龙舟赛、水上项目表演秀、“平塘+广西四县”天字号旅游联盟文化艺术汇演、“Hi!平塘”欢乐夜、“水龙之韵”歌友会以及汽车、农特产品、美食和游乐嘉年华展销等活动。

舞龙队巡街

平塘县不仅有“中国天眼”和“天空之桥”这两个世界级IP旅游资源,还有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山水风光的甲茶、地质秘境的掌布、露营基地的六硐景区、康养之地的京舟养生乐园、户外探险的甲青冰臼、600多年文化传承历史的牙舟陶烧制技艺以及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

舞龙少年的背后涂鸦

近年来,平塘县依托“中国天眼”和“天空之桥”两个世界级IP,抓好旅游核心吸引源的打造,聚焦“天文、地质、桥梁”三大奇观及非遗,推出以天文科普、地质探秘、桥梁奇观、民俗文化、非遗传承、农耕体验、和美乡村等独具平塘地域特色的研学产品,打造以天文科普为龙头的研学精品线路,不断扩大研学覆盖面,适应不同客源需求,逐步形成研学重点突出、地方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新格局,做好做足研学旅行大文章,切实将“一流资源”变成“一流产品”,创造“一流效益”。

舞龙少年和“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