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丨贵州蓝辉:不断延伸产业链 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作为贵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加强创新研发,丰富产品类型,持续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遵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条不紊地赶制订单产品。
公司副总经理谢洪兵说,目前他们主导的产品还是围绕着上海电驱动0701北汽项目6000台这个订单,目前正在努力生产。2024年,0701上海电驱动这个项目,有将近六万台的一个需求,总体来说,今年的生产订单非常乐观,后面还会逐渐拓展一些新业务、新的项目。
公司副总经理谢洪兵
作为一家生产新能源汽车铝合金低压铸造电机外壳、电机端盖等相关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蓝辉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及特种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拥有特种合金材料研发及销售、熔炼、高低压铸造、热处理、CNC精密机械加工、模具及夹具设计等工艺装备的加工制造能力,主要为宁德时代、航天电器等企业提供产品。
今年,公司计划新建厂房和生产线,进一步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形成立足遵义、辐射全国、拓展国际的综合性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供应平台。
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安介绍,2024年,他们投资建了新公司贵州航鹏,主要是做产业链发展,一体化铸造、汽车轮毂,还有三电系统。2024年,6万多方的新厂房全部建成投产,每月的新材料的总产能是15万吨,每个月相当于1.2万吨,每个月光是新材料这一块产值就达2.5亿元左右。
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安
为实现增产增收,蓝辉公司还提前谋划部署,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同时抓严抓实产品质量,提前储备生产物资和原料,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做足充分准备,打下坚实基础。
杨安说,目前他们已配备了一些高端的检测设备,比如三坐标、X光等等,今年的设备投入是1.5亿元,厂房投入是8000万元,公司将多举措来投入,保证产品的质量。2024年是公司关键的一年,北汽三款车都用了他们生产的电机,今年要生产6万套,他们也正在部署产线,实现2024年的目标很有信心,也有能力。
近年来,遵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实行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为主、整车生产为辅的发展模式,引进了巴斯巴、大地和、容百锂电、贵州蓝辉等优强企业,已形成覆盖电机、电控、电池、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遵义台 红花岗融媒 顾玥玥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