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三个三”推进足球产业发展
近年来,遵义市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山区足球发展模式,推动足球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获教育部批准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地区”。
用好“三个资源”,体教融合助力足球产业发展
用好专业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在遵高校、遵义市足球运动学校、各级足球协会及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等资源优势,推动中小学校外足球专业人才进校园,指导广大学生参加足球活动,为全市中小学校足球课后服务提供人才支持。
用好校外场馆资源。通过体彩公益金支持等方式,提高社会场馆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校外92片足球场地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拓展课后服务空间。
用好学校场地资源。推进学校足球场地标准化建设,建成11人制足球场106片、8人制足球场284片、5人制足球场535片、简易足球场569片,实现学校足球场地100%全覆盖,并向社会公众开放,有效提高场地利用率。
实现“三个促进”,赛事活动推进足球产业发展
促进赛事活动常态化。坚持以赛代练,扩大赛事活动覆盖面,建立市、县、校三级联赛机制,举办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精英杯”校园足球周末联赛等。2023—2024赛季参与人次达51万。
促进优质赛事多元化。依托遵义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等城市名片,积极筹划品牌优质赛事,举办2023“遵义杯”全国校园足球邀请赛、贵州三地(黔西南、毕节、遵义)校园足球交流赛等,打造多元的品牌赛事活动,培育青少年足球赛事“金名片”。
促进竞赛管理统一化。统一全市足球竞赛的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参赛选拔、等级认定,制定出台《遵义市校园足球基地校招生办法》,打通优秀足球苗子跟踪培养通道。依托遵义市体育运动学校,联合孙继海团队实施“新型足球学校建设行动”,建成“满天星”训练营市级总营1个、县级分营15个,累计集训4000余人,160余名足球特长生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录取。
落实“三个创建”,示范引领推动足球产业发展
创建“1+N”体育特色学校。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1+N”(校园足球+其它体育项目)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出台校园足球全覆盖和校园足球特色市创建等指导性文件,推进足球课程100%全覆盖。目前,全市80%的中小学校达一星级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挂牌二星级学校200所、三星级学校100所。
创建“足球+”体育产业圈。依托足球基地校、足球公园、生态体育公园资源,打造“足球+”体育产业圈。截至目前,遵义市共创办高中高水平运动员足球基地校12所,市级校园足球基地校27所,建设生态体育公园17个。
创建规范的足球俱乐部。鼓励支持社会足球俱乐部发展,依法申报、规范管理,注重社会效益,强化社会责任,提高行业自律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规范化足球俱乐部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