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一“臊”解千愁!这才是贵州美食的调味利器!

2019-08-29 21:50

用声音陪您度过每晚的动静时光。

今天的《晚安·贵州》,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主播燕妮将和你分享邹宁的文章——《一“臊”解千愁!这才是贵州美食的调味利器!》。

https://wsvod.gzstv.com/uploads/media/WZZ/tx07304.mp4

https://wsvod.gzstv.com/uploads/media/WZZ/tx07304.mp4

00:00 / -

一“臊”解千愁!

这才是贵州美食的调味利器!

邹宁

对贵州餐食缺乏基本认知的外地人,总以为常被人挂在嘴边说得口水淋漓的“脆臊”和“软臊”,只不过是家家户户炼猪油产生的副产品———油渣。

炼油成渣,渣余残油不忍弃,炒炒弄弄也能勉强拼一道菜,可渗在其中的嫌弃还是炒不掉熨不平。在本地人心目中,油渣与真正的臊子之间的差异,犹如家鹅与天鹅、肉鸡与锦鸡。所以油渣这种聊胜于无的东西,加个重口味的豆豉一起草草炒一盘,吃不完就倒掉,绝不会犹豫不舍;臊子则需精选容器,寻密封性能卓越的保鲜盒郑重其事地装起来,每逢早餐煮粉面,取少量用于点化一顿平淡无奇的餐食,剩余臊子则继续封装,贡在厨房的高处,防止被冰箱环境潮化,也防家中馋嘴的小孩。

贵州街头的粉面小店,不管其经营主打特色推荐是什么,总会在高悬的餐单上配置一个脆臊或者软臊的粉面,否则会被认为不够诚挚和专业,扫了清晨进店照顾生意的食客雅兴。有着门脸的早中餐小店指望着臊子们能拉拢一些口舌,游荡在街头的早餐糯米饭也能让脆臊点石成金,将糯米饭的口感提高几个层级。丝娃娃、洋芋粑等等小吃中,脆哨也是最佳配角。

检验一个擅烹的店家标准,一口臊子嚼下去,齿间舌缘就有评判:好脆臊外观金黄泛深红,又在表皮上有着一层熠熠生辉的油光,咬下去脆香果决,脆得恰到好处,脆得让牙巴骨(腮帮子)感受到碰撞咀嚼的乐趣,在这“脆”里,还包藏着恰如其分的老抽咸香、刮除肉腥的一丝陈醋酸鲜、赋予味觉更多妙处的五香缠绵。软臊子走的是另一路风景,瘦多肥薄的五花肉,将瘦肉的绵、软、弹、筋融为一体,经油锅脍炙,出落得咸香四溢荤意盎然,更有一种类似烧烤的烟云火燎味埋藏其中。

制作脆臊的方法是比较讲究的,选材上就要去菜场肉摊找上好的带皮五花肉,当然也有一些粗制滥造的肉臊选用价格便宜的猪颈肉。市面上臊子各有千秋,做法也各有不同。我所知的一种做法是将带皮五花肉洗净去皮后,下沸水过一道,将肥肉部分切成大拇指指甲大小待用,将瘦多肥少的部分切成食指指甲大小,肥瘦肉块皆用甜酒酿和盐揉搓均匀。铁锅烧热后,将肥块下锅翻炒至淡金黄色,炙出猪油下瘦块煸炒,沥出余油。锅内干臊继续小火翻炒并加少许陈醋、五香粉、花椒粉等,直至色泽偏暗臊体变脆且无残油渗出即成。

贵阳老城区最受人拥戴的臊子是小十字民生路菜市场入口对面的“丁家”,无论寒暑晨昏,他家摊前总是排着漫长的队伍,等待新鲜炒出来的脆臊软臊。毕节的脆臊水准也极高,以“康家”为代表的脆臊,臊体更为纤细,脆香却丝毫不减,一碗脆臊面打遍天下,全省上下开了数不清的分店。

说起臊子,铜仁也有自己的一派风气———带皮脆臊和软臊,五花肉的皮子不分离,就着皮子炒,炒出来的软臊外皮筋弹内里绵软有力、脆臊则更加劲脆不落粉末。

臊子是比较偷懒的一种调味食品,因为煮得再没有水准的一碗三脚猫粉面,有一把好臊也能将分数拉到及格以上;臊子也是一道江湖高手的冲顶挑战,因为即便熬炒出了香绝一世的臊子,还得辅之以精良的米粉和面条、一锅惊世底汤、一群毫无瑕疵的配料,才能做出一碗堪称完美的粉面。

茫茫大千,总有千百种臊子等着我们去探寻。对我等饭来张口又没有太多要求的凡夫俗子,臊子已是妙绝的盘中尤物,只要能时常吃到已是惜福,可谓“臊”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