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以科技之光 照亮希望之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的微创手术技术,该系统首次亮相于1996年,并于2000年用于临床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医生操控台:医生坐在控制台前,通过双手和脚来控制手术器械和三维高清内窥镜。
2.床旁机械臂系统:这是手术机器人的操作部分,放置在患者身旁,为器械和镜头提供支撑。
3.影像处理平台:位于患者身边,为手术团队提供图像信息。
该系统具有高清三维成像技术、灵活的手术机械臂、远程操控能力以及微创等技术特点,已经成为现代外科手术中的重要工具,极大地推动了外科医学的发展。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2021年引进了目前全球最新的第4代“达芬奇”xi系统,以尖端系统的灵活操作,攻坚突破了许多外科微创领域复杂难题。泌尿外科于2021年7月9日对“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首次手术使用,其后广泛运用于肝胆外科、小儿普胸泌外科二病区等科室,据统计,2024年度泌尿外科和小儿普胸泌外科二病区机器人手术量均为全院第一。
2021年7月泌尿外科在遵医附院率先成功实施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目前,泌尿外科已开展机器人手术187台。如今,该科室已能常规开展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肾上腺肿瘤等疾病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肝胆外科对常规开展的腹腔镜手术,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都能完成,可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效果,目前在腹腔镜下较难以完成,唯有手术机器人能精准完成的一些腹部手术也能顺利开展。例如内脏动脉瘤切除吻合、细口径的胆管空场吻合、复杂的腹腔内淋巴结清扫等,并且利用第四代“达芬奇”xi系统的高精度、高灵活性、微创等优势,开展了肝段、肝叶或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以及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高位胆管狭窄切除术及胆肠吻合术以及脾脏切除术以及脾脏部份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除此之外,小儿普胸泌外科二病区,近两年不断创新探索、不懈努力,实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突破200例。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实施各类高难度的小儿普外及新生儿外科手术,其中完成许多省内第一例的手术,如机器人食道闭锁一期吻合术,儿童肝肿瘤切除术,胆道闭锁手术,脾部分切除术及胰肠吻合术等。
小儿普胸泌外科二病区还将其掌握技术在环太平洋地区小儿外科年会(PAPS)、亚洲小儿外科年会(AAPS)、世界儿童腔镜手术年会(IPEG)、以及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年会等进行大会发言及演示,并发表多篇机器人手术研究论文,展示其手术成果,极大地提高了遵医附院小儿普胸泌外科二病区的微创手术水平。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致力于以创新技术为基础,深耕多个临床领域的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辅助医生提升手术效率与安全性,改变患者就医模式及理念,促进精准及个性化医疗的实施,为患者提供最为保障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