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遵义】黔北油茶
油茶是黔北务川、道真、正安、凤冈及周边一带仡佬族、土家族、苗族群众常食用的食物。古代,仡佬族先祖常年开荒辟草,劳动强度大,生产生活艰辛。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喝油茶的食俗。甚至有“一日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菜都不香”的说法。不仅是他们自己食用,来了尊贵的客人,好客的仡乡人,也会奉上碗热腾腾、香喷喷、油汪汪的油茶,让人一品惊艳,再饮难忘。
油茶制作方法各地略有不同,各家制作各种用料多少也有不同的口味,但口味大体的风格和常用食材的选材,也有一定之规。一是选茶,一定要选当地的富硒富锶的绿茶,茶叶既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稍加杀青揉制、晒干既可备用。制作时,还要准备腊肉丁、腊猪油、核桃仁、花生仁、黄豆、鲜鸡蛋等。先要以腊猪油、腊肉丁炒晒青茶叶,用专制木瓢,将茶叶碾茸、碾细成茶羹状,再加水煮沸,将炒熟炒香的黄豆、核桃仁、花米仁及摊好的鸡蛋(也可以用生鸡蛋)放入其中。再放少许盐、糖即可起锅食用。
在黔北广大区域,各处制作油茶的方式有差异,比如,放不放花椒、放不放菜油、放不放糖。无非是根据个人的喜好。但也有共同遵循的,那就是不放味精、鸡精、酱油、香醋之类。当然,这也是约定俗成,无法追问为什么。这道极富地方特色的油茶解饥耐渴,有营养,热量高,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不仅是仡乡边城人们的生活好伴侣,也是黔北先人创造的文化遗产,它的美味,既是味觉上的记忆,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乡愁的记忆。
除了上述的油茶,遵义还有一种食物叫茶汤。
虽说是茶汤,其实此茶汤非彼茶汤。此茶汤不是古籍上说的茶汤。这种茶汤,就是一种炒面糊,和茶叶扯不上关系。这种茶汤流行于川渝黔,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更是喜欢。这种茶汤制作简单,一般以炒面为主料。炒面,用炒麦面、炒米面或适当加糯米、杂粮均可。以炒熟的米、麦磨面,筛细不筛细都无所谓,然后在炒面中加猪油、盐、少许糖、葱花、核桃花生碎,以沸水调和之,其干稠浓度根据个人习惯。调和停当,再加一撮油炸的馓子。食用时,将酥脆的馓子混在茶汤中,有软硬不一的混合口感,也可以一口茶汤一口馓子分阶段地体验。茶汤中有炒面经炒制及沸水调和后焕发出的谷物天然的香味,再加上细腻柔和的口感。喝茶汤,一般不放比较辛辣温燥的佐料,口味比较平和冲淡,一般卖茶汤的店铺都比较小巧,有专属的消费人群,诚谓,老店、老味、老顾客也。此种茶汤虽无茶味,却也让钟情于它的人们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