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子撬动11亿大产业 镇宁蜂糖李熟了!
安顺镇宁的蜂糖李成熟了!一年仅此一季的镇宁蜂糖李因其果大核小、味道甘甜如蜜等特点备受大众喜爱,市场售价也远高于其他品种的李子。甜蜜的果子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味蕾,也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下面跟随记者一起,走进镇宁蜂糖李主产区之一的良田镇,看这一颗颗小果子如何撬动11亿的大产业,带领乡亲走上“甜蜜”致富路。

点击收听报道
00:00 / -高山丛林之中弥漫着热气腾腾的空气,前一秒还艳阳高照,下一秒就被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洗礼,正是这样特殊的气候促就了镇宁蜂糖李的诞生。
满山遍野的李子林
眼下,正值蜂糖李采摘的时节,位于镇宁县良田镇莫蒿村河沟组大丫口的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李子树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忙碌的果农们正将新鲜浸黄的蜂糖李进行采摘包装。果农陈刚毅领着记者来到一棵李子树下,自豪地说,这是今年果园里挂果最多、最大的一棵李子树。“我对它是真的有信心,这棵可能有四十多斤果子,能卖七八百。”
果农陈刚毅
陈刚毅算是一个“种植新手”,此前一直在家里务农,收入微薄。三年多前,嗅到商机的陈刚毅决定承包土地,发展蜂糖李种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参加了蜂糖李种植培训课,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又不断地跟其他种植大户交流,并通过实践熟练掌握了蜂糖李的修枝、吊枝、施肥等种植技巧和技术。去年,第一批李子挂果并不理想,陈刚毅只赚了一万多块,但今年就不同了。“去年有一部分不结果,今年基本上每一颗树都结果了,结果率达到98%左右。已经全部订给经销商,一共45亩,就等他们来采摘了。”陈刚毅说,今年能赚到十多万元,明年还要翻倍。
安顺经销商刘家淼
负责收购陈刚毅家李子的经销商刘家淼来自安顺,他在良田镇承包了近400亩蜂糖李的采购和销售,今年李子产量预计在6--8万斤左右,他们全部以保底价向果农收购。此外在果子未成熟前还向果农提供剪枝、施肥、打药等技术,果子成熟后统一由公司进行采摘、分装和打包,保证果子面向市场销售时都是最优质。“根据果农土地的多少,每年我们以十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价格收购。不管大果小果都是一个打包的保底价收购价。如果我们不去帮找销路的话,果农的果子百分之七十是要直接坏掉的。”刘家淼说,靠着生长环境独特不可复制、品种独特不可复制、口感独特不可复制这三个“不可复制”的优势,镇宁蜂糖李在贵州市场上供不应求。目前他们正在布局全国市场。
李子树挂满了果实
蜂糖李种植渐入佳境,陈刚毅申请贷款,前后投入二十多万元成立了小微企业——刚毅蜂糖李种植基地,增加就业岗位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不仅如此,今年陈刚毅还新增了三十多亩蜂糖李种植,预计明年就能挂果。甜蜜的蜂糖李让他走上了甜蜜的致富路,展望前景,陈刚毅的脸上笑意满满。“要到下一年基本上达到丰产,干农活赚不到好多,就只有干这个赚得到钱。再有三年可能更高兴了,有信心!”
良田镇只是镇宁蜂糖李的其中一个主产区。目前,镇宁蜂糖李主要以六马镇为中心,辐射良田镇、简嘎乡、沙子乡等南部片区乡镇发展,种植面积已达16.16 万亩,投产面积7.5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按平均每公斤30元以上来计算,总产值将超过11亿元。当地还通过政府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村社合一+农户等多种模式,覆盖带动建档立卡户2685户11760人,人均增收1600元左右。镇宁县委副书记张德晟告诉记者:“我们的利益机制是这样的,如果是按百分比来算的话,有‘721’模式、有‘7111’模式等等,它们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个‘7’是放到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头上,其他作为公司的利润、壮大村集体以及合作社的利润。”
镇宁县委副书记 张德晟(右)
要让农特产品风行天下,绿色品质尤为重要。张德晟说,近年来,镇宁县将水果产业的发展、规划、项目申报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狠抓果树基地建设、关键性技术推广培训以及基地果品安全生产,全力把控果实品质,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张德晟说:“我们全年果树施肥、修剪、喷药、套袋等生产环节都要按照标准化管理,而且均要求做好生产记录,建立水果投入品台帐,做好痕迹管理,使果品生产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今年4月17日,镇宁县遭遇了冰雹灾害,受灾面积达三千多公顷。当地未雨绸缪,提前通过推行特色农业保险,切实为农户减轻了负担。每亩地保费150元,政府补贴其中的120元,农户只需要每亩投保30块钱,如果遇到风灾、雹灾,最大的赔付标准一亩赔付可达到3000元,最大限度地织密、织劳果农发展产业的安全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小果实撬动大产业
下一步,镇宁县还将大力推动与电商、网红直播的平台合作;建立创新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吸引企业、民间投资;健全水果生产、销售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快产地认定和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同时,也将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旅”结合,针对环境优美、村容村貌较好的村寨,结合李子的种植采摘体验,吸引广大游客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特别是挖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情文化的内涵,在保持好各有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丰富多样的、富含品味的、具有地方浓郁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蜂糖李是镇宁县“五朵金花”精品水果之一,张德晟说,希望充分挖掘蜂糖李的产业附加值,把白银产业做成黄金产业、把黄金产业做成钻石产业。“咱们这个产业第一是让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第二,让村集体壮大了。第三重要的是让农户的观念转变了,依托蜂糖李这个产业,把我们整个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镇宁县委副书记张德晟说。
见习记者: 许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