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 李官丽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文史教研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围绕“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想引领、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植根中国具体实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其彰显出强大的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呈现出独特思想魅力和巨大实践伟力,蕴含着新时代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
二、发挥红色精神力量
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精神力量,继续弘扬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这种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创造历史伟业的动力源泉。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推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抓好铸魂育人工程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主流价值涵育人,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五、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宣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强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