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舞剧《长恨歌》,凭何吸引观众冒雨观看?
中新网西安4月5日电(刘越)3日晚的西安微雨如酥、无月无云,却有一片“星光”洒满了骊山。当晚,“中华文明凝心铸魂之旅”2023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媒体团来到骊山华清池景区,在雨中观赏了这台被称为“国内实景演出的天花板”的舞剧《长恨歌》。
纵使是雨天,现场仍然座无虚席。观众穿着雨衣、举着手机,为帝妃的爱情动容。“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烟雨朦胧中,两人一坐一望,随着手中长绫的断裂,杨贵妃与唐玄宗天人永隔,这幕分别的催泪场景深深印在了观众的心里。
《长恨歌》演出中,杨贵妃和唐玄宗伉俪情深。主办方供图
如何再现盛唐《长恨歌》?
舞剧《长恨歌》以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着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感情基调,结合声、光、电等技术优势,以势造情,以舞诉情,在故事的原发地——骊山脚下再现大唐盛世的爱情故事。
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无人不晓,那么如何将令人耳熟能详的典故搬上舞台,同时激发它的可看性?《长恨歌》在舞蹈表演和舞台效果上下了大功夫。
《长恨歌》演出中,杨贵妃起舞。主办方供图
为了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长恨歌》借助现代科技,营造出了十分震撼的舞台效果。贵妃起舞,水幕扬起,美人丰腴娇柔的倩影若隐若现;安史之乱,熊熊燃烧的火海席卷湖面,热浪扑面而来。不仅如此,万星闪烁的梦幻骊山、滚滚而下的森林雾瀑、展翅飞翔的白鸽、天际荡秋千的贵妃……作为文旅融合的典范,舞剧《长恨歌》实现了将“真山真水真历史”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此外,整个表演过程中的舞蹈设计也让人眼花缭乱。既有贵妃独舞,又有仙娥齐舞,还有大量使用升降台和威亚的“飞舞”。《霓裳羽衣舞》一折,杨贵妃在雾气腾腾的高台上莲步轻移,翩若惊鸿;安史之乱一折,两位演员配合默契,一人在白绫前挣扎哭号,一人在六军阵前掩面叹息;贵妃之死一折,杨玉环飞向天际,飘飘欲仙……
《长恨歌》演出中,杨贵妃演员在水上摆出了一个高难度动作。主办方供图
演出当晚的骊山细雨绵绵,体感温度较低。演员们在水中的舞台上起舞,分腿跳、劈腿跳、横飞燕跳等高难度动作轮番上演,惊艳全场的同时也让观众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主创人员向记者透露,因为体量大、难度大,“杨贵妃”角色背后有不同组别的演员,所有的舞蹈都由大家共同完成。
在演出结束后,杨贵妃B组扮演者蔡乐乐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不论是在雨中还是雪中,我都有过演出的经历。其实这种天气下,大家都很辛苦。一场演出背后是有很多工作人员在支撑的,我也想把这个凝聚了很多人心血与努力的演出展现好,对得起远道而来的观众,让大家觉得我们《长恨歌》很好,买票很值。”
聊到观众给予的正向反馈,蔡乐乐的脸上露出了不同于舞台上的羞涩笑容,“每次演出结束时,听到观众台下的掌声,我就觉得很开心,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媒体团记者对《长恨歌》舞剧工作人员集中采访。主办方供图
17年久演不衰 秘诀是用心
记者了解到,自2006年公演以来,《长恨歌》已高质量演出4300余场,累计实现收入14.36亿元,带动周边酒店、民宿、文创综合收入超70亿元,成为陕西旅游的一张金名片。日前,该舞剧凭借“天人永隔”片段在短视频平台引起热议后,如今更是一票难求。
华清宫品牌部工作人员李寅鹏认为,《长恨歌》的受欢迎与大众“文化自信”程度的增强有关:“我们在华清宫这样的历史景区里,每天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两年穿着传统服饰、配上好看妆造来拍照游园的年轻人持续增多,这其实就是年轻群体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长恨歌》演出现场,演员在鼓上跳舞。主办方供图
打铁还需自身硬。开演17年来仍长盛不衰,《长恨歌》自有妙招。华清宫演艺服务中心艺术总监、舞剧《长恨歌》执行导演薛雷凯介绍,《长恨歌》舞剧每年都会进行精细化调整,比如对视频、音乐等素材的调整,或是把部分经典片段往更高水平提升改造。
不仅如此,主创团队还会顺应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情节设置上进行增补修改。如对比原典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情,舞剧版《长恨歌》为贵妃玄宗改写了一个大团圆结局:最后,杨贵妃和唐玄宗鹊桥相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长恨歌》演出结尾,杨贵妃和唐玄宗终成眷属。主办方供图
“《长恨歌》在这17年里真的是常演常新,一直在向精品路线上发展。每年我们都会收集总结观众的反馈声音、演员的亲身感受,或是在演出过程中发现的失误点,对演出不断地改良。”薛雷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