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丨孩子们的“电子保姆”可靠吗?你家孩子可能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百姓就业 | 2024-08-05 17:48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其视作哄娃、伴娃的“得力法宝”。无论是在餐馆、医院、工厂还是车站,手机成为不少家长安抚孩子的“不二之选”。

在医院的候诊区,记者亲眼目睹一位宝妈为了安抚孩子,拿出手机让孩子观看短视频。在就诊室的门口,一位父亲同样让孩子看手机,他坦率直言孩子想看手机,自己也实在不好管理。

家长:孩子要看管不住。其实看手机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主要是对孩子的眼睛不好。

有部分家长承认,在某些场合当孩子坐立难安时,只要给孩子递上手机,无论他看动画片还是玩手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人省心,孩子开心。

类似的情况也屡屡在一些工厂中出现。记者留意到,一些宝妈带着孩子到工厂做兼职,因忙于手头的工作,只能把孩子丢在休息区让其自行玩手机。

宝妈:管控好,孩子是不会上瘾的,我家小孩叫他不玩了,他就不玩了。

在不同的场景之中,家长们都在运用“带娃神器”来照看孩子。对于手机带娃这一现象,部分家长觉得,只要约束好使用时间,手机可以作为一个临时安抚孩子的工具。而另一些家长则表示,他们也明白手机带娃存在诸多弊端,但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之下,只能选择这种方式来暂时安抚孩子。生活的重重压力迫使他们割舍了一些陪伴孩子的时间,为了生活,他们确实没有更理想的办法。

蒋女士:长期看肯定有副作用的,眼睛受不了,看多了手机,孩子们对其他的不感兴趣。虽然孩子玩手机很乖,但习惯养成,大人就管不住了。

的确,孩子一旦沉迷看手机甚至打游戏,后果不堪设想。在新闻报道中,孩子因为沉迷于游戏,偷偷用家人的钱支付游戏装备,甚至有的把爷爷奶奶的养老钱偷来打赏主播或者购买游戏,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部分孩子沉迷于网络,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身心受损,有的眼睛突发疾病,有的颈椎受损,还有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多家医院的眼科门诊,记者了解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因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而导致视力下降的孩子越来越多。更令人忧心的是,手机带娃还可能严重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和社交能力。

贵阳海之源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陈昌海:过度玩手机,会让孩子的社交能力弱化。因为孩子拿着手机,每天就是人机互动,是单向的信息输出,没有反馈和情感的提示,所以慢慢地他们的社交能力会下降。长时间看手机,会出现情感淡漠的情况,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面,感受不到情感的温度。

小孩子过度沉迷于手机,对于其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心理的影响,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有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王艺明:有的孩子凌晨三四点不睡看手机,可能会造成一些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游戏里面的打打杀杀,也可能会对孩子有一些负面的引导。家长不要认为丢个手机给孩子,他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在旁边玩,不打扰大人了。其实这样做,后果很严重,对孩子的身体、心理的成长影响都非常大。

手机带娃虽然看似便捷,但背后隐藏的隐患绝不容忽视。专家建议,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增加亲子陪伴的时间和质量,通过真实而温暖的互动和关爱,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有的家长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手机带娃的负面效应,为了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他们把孩子的假期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庹女士:孩子以前也看手机,但是我发现他眼睛近视了,就不让看了,买一些玩具转移注意力。暑假,我给孩子报了一个游泳班,天天带他来游泳,这样他的精力也有处发挥。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绞尽脑汁,但也有的家长认为,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于孩子的发展不一定是有益的。

家长:还是要让孩子们接触手机,他们接触网络才能知道社会发展的方向。

确实,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多样化的电子产品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够满足孩子们线上学习的需求。不能完全回避,就需科学使用,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家长需要付出耐心和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让他们在数字化时代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