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十年丨从两万座桥梁看贵州交通发展新路
过去十年,是贵州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十年来,贵州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全胜、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跃升、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改善。专栏《解码这十年•精彩数贵州》,用数据解码贵州的奋进步伐与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向着环境恶劣的交通空白处挺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出了高速公路、铁路、民航、轨道交通、水运一系列交通建设的“组合拳”,贵州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这是前不久主拱合龙的世界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贵州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这是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第一桥,这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鸭池河特大桥,这是世界第一高墩——赫章特大桥……在贵州这座桥梁博物馆里,近2万架各式各样的桥梁,将“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变成了“高速平原”,创下了多个“国内首创”和“世界第一”。
天堑变通途,十年来,贵州成为了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高速公路综合密度升至全国前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较2011年增长近4倍,排在全国第5、西部第3位。
这是十年前春运期间,贵州务工人员组成“摩托大军”千里奔袭回家过年的场景。从2014年起,随着贵广高铁等高速铁路线路陆续开通,摩托大军已经成为历史。
从2014年贵广高铁建成通车,到2018年渝贵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贵州年年都有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十年时间,贵阳成为了全国重要高铁枢纽,全省也即将实现“市市通高铁”。
贵州交通不仅“跑得更快”,也“飞得更高”,行得更畅。十年来,贵州实现通航机场市州全覆盖;乌江水运全线复航;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十年来,贵州实现了从“西南地理枢纽”到“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交通发展新路。
制作:苏阳 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