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白酒头部逐渐“染啤”?困局中的生存博弈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5-08-08 16:47

高端白酒需求疲软、渠道库存高压、年轻客群远离,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白酒巨头们正集体将目光投向精酿啤酒市场。

8月4日,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在个人视频中宣布,将推出新的一款超级啤酒“牛市”。

“没错,就是你所理解的牛市!”

这位酒业资深从业者宣布,历时三年研发的 “牛市”啤酒将在8月8日正式上市。无独有偶,在“牛市”上市前夕,宜宾五粮液仙林生态酒业有限公司亦发布消息,将于8月15日推出“风火轮”中式五粮精酿啤酒。这并非孤例,越来越多白酒企业不约而同的跨界“染啤”,揭开了行业转型突围的新动向。

染啤风潮 存量困局与千亿红利

《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白酒行业正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扩大,消费场景与价格体系面临重构。

《报告》同时指出,2024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达1683.89亿元,同比增加192.9亿元;2025年上半年58.1%的经销商反映库存继续增加,价格倒挂程度加剧。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更是主动将增速降低。这份数据预示着白酒行业已从增量竞争彻底转向更为残酷的存量搏杀,渠道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与此同时,精酿啤酒市场却正呈现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2025年,精酿啤酒在国内市场掀起热潮,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去年京东超市“双11”期间,茶味啤酒的成交额同比增长5324%。金星、优布劳、辛巴赫等品牌表现亮眼,行业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指出:“精酿啤酒经历了5-10年的萌芽期,当前正迈入高速发展期。”他认为,在新消费浪潮驱动下,精酿啤酒增速预计可达10%-20%,甚至更高。

同时,部分精酿啤酒的产品利润率利润率可达30%以上,展现出这一品类的惊人盈利能力。这一变化不仅吸引了白酒经销商转型布局,还推动了供应链端的定制代工业务爆发,渠道端的“白染啤”现象逐渐增多。

跨界逻辑 风险对冲和渠道协同

为何越来越多白酒企业选择在此时加码啤酒市场?

田卓鹏认为,当前精酿啤酒市场渗透率在5%左右,仍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占比有望提升至30%左右,市场规模将冲击千亿级别。

反过来看,当前的白酒行业已步入存量竞争时代,且行业分化趋势愈发明显,对酒企而言,跨界成为对冲主业风险的一大选择。

从渠道来看,白酒与啤酒渠道重叠度超80%(餐饮、商超、电商),但在消费场景上——啤酒主打夏季即饮,白酒则聚焦秋冬宴席。两大品类的发展似乎可以无缝互补并将企业销售网络最大化利用。

然而,白酒强调“陈香”与收藏价值,而啤酒追求快销与高频周转,营销逻辑本质相悖,跨界能否成功,尚为未知数。更严峻的是,啤酒行业头部华润、青岛、百威等企业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且做过长期的消费者培育,新品牌要想分一杯羹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业内人士指出,啤酒企业和白酒企业在渠道方面有一定重叠性,在消费人群也有一定契合,但在当前的分化趋势下,白酒、啤酒企业都面临品牌化、品质化升级,跨界需要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白酒头部跨界精酿的本质,是传统酒业在存量时代的一次价值链条重构。胜负不取决于短期利润,唯有将啤酒从“利润补丁”升维至“第二价值曲线”,以技术沉淀穿越周期、以场景创新绑定用户、以文化符号重构溢价,方能在红海中酿造出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