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酒文化与人生哲思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4-07-08 19:36

在唐代的文学长河中,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传颂千古的佳作。这首诗不仅以其精湛的琵琶演奏描写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其对酒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情感世界。诗中四处提及饮酒,每一处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与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友情酒与离别酒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开篇即点明了离别之酒。在这幅江月送别图中,主客二人举杯欲饮,却缺少了音乐的陪伴,这暗示了即将来临的离别之苦。酒,此刻成为了他们表达友情与不舍的媒介。醉意朦胧中,他们即将分别,那份深深的友情和别离的忧伤,都融入了这一杯杯的离别酒中。

在得知琵琶女的身份后,白居易和友人移船相近,邀请她相见,并“添酒回灯重开宴”。这里的酒,不仅是为了欣赏琵琶女的演奏,更是为了与这位天涯沦落人共饮一杯,表达对她的同情与理解。这杯酒,既是友情酒,也是离别酒,因为它预示着白居易与友人,与琵琶女都将分别,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轨迹中。

欢场酒与无奈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里的酒,是琵琶女在欢场中的应酬之物。她以精湛的琵琶技艺赢得了五陵年少的青睐,获得了丰厚的赏赐。然而,这些赏赐和美酒,却无法掩盖她内心的无奈和悲伤。她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如今却沦落到“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地步。她的琵琶声中,充满了对过去曾经辉煌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无奈的接受。

寂寞酒与失意酒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生活写照。他孤独地生活在异乡,每日只能听到杜鹃的哀鸣和猿猴的悲啼。在春江花朝秋月夜这样的良辰美景中,他只能独自饮酒,借酒消愁。这里的酒,是他寂寞和失意的象征。他怀念着过去在京城的日子,感叹着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通过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看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落寞,也看到了人生中友情、离别、无奈、寂寞和失意的各种情感。这些情感都通过酒这一媒介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酒,在这里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精神的寄托。它让人们在短暂的欢愉中忘却烦恼,也在漫长的寂寞中寻求慰藉。

作者:石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