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初春泡脚最养人!1个时间泡特补肾、加2物祛湿气,谁试谁知道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自家庭医生 | 2023-02-14 14:54

现在虽然已经开春了,但天气还是特别冷,而且湿气也重,寒气湿气双重夹击,让人不舒服。

寒湿怎么除呢?有一招很管用——泡脚

对养生达人们来说,泡脚是绝不能落下的“必修课”。

就说孙俪吧,每逢节气日,她都会发微博提醒“粉丝”用温水泡脚,被网友戏称为“泡脚娘娘”。

泡脚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养生达人们如此着迷呢?

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

说起泡脚的功效,能拉出长长一个清单:祛寒、助眠、美颜、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等等。虽说不能包治百病,但也算是养生大招。

为什么简单泡个脚,就能有这么多功效?

不妨把“泡脚”二字,拆开来看。

首先,“脚”对人体健康而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刘清平主任医师说:

脚位于肢体末端,离心脏最远,负担又最重,容易循环不畅,就像树的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因此说,“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

图源:壹图网

再说“泡”,是动作,对脚是一种外在刺激。

从中医角度看,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与此同时,脚上汇集了人体十二条经脉中的六条,包括三条阳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的起始点。

所以,长期坚持泡脚,可刺激脚上的穴位,以舒筋活络,最终达到调养脏腑,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

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容易手脚冰冷,泡脚就是极好的保健方法,还能辅助治疗疾病。

俗话说,“富人吃药,穷人洗脚”,每晚用热水泡一泡,再按摩脚心,身体会给你回报。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

什么时候最适合泡脚呢?

别想了,就是现在!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在天寒地冻的冬天才泡脚。其实,泡脚一年四季都不设限。

正如民谣所云:“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图源:壹图网

眼下是春季,“升阳固脱”指的就是提升阳气。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能正常运作,靠的是阳气在支撑维持。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则百病生,阳气旺盛就可以抵御外来疾病的侵袭。

春天万物升发,阳气上升,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节令,人体的阳气也要升发出来。而泡脚正能够升发阳气,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散寒除湿也特厉害

春季泡脚,还有个独特功效:祛风散寒除湿。

春季多风,天气变化无常,时暖时寒,有时还会有“倒春寒”现象。南方地区,更是春雨绵绵。

此时,寒湿易入侵体内,不少人会感冒、春困,有关节疾病的人,关节疼痛容易加重。

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外的寒、湿之邪气,可通过泡脚至微微发汗而排出体外,可预防感冒,舒筋活血,缓解疼痛症状。

图源:壹图网

这几类人,谨慎泡脚

刘清平主任提醒,泡脚虽好,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

以下几类人群须谨慎泡脚——

×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对温度不敏感,容易造成烫伤、足部溃疡等,严重者须截肢保命。

刘清平主任提醒,如果非要泡脚,建议家人调好水温,并控制泡脚时长。

×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热水会使血管扩张,易使心脏及大脑缺血,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泡脚时,温度不能太高,时间不宜过长。

× 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

长时间热水泡脚会使得静脉曲张进一步加重,同时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 足癣等皮肤病患者,以及足部有创伤的人士

避免感染。

× 小孩和青少年

不宜常泡脚,可以会影响足弓发育。

× 经期和妊娠期妇女

泡脚有活血功能,应谨慎泡脚。

加点“料”,养生作用加倍

泡脚时加入一些中药包,可加强养生功效,刘清平主任推荐了几道泡脚方——

头痛:川芎、白芷、细辛、葱白

手脚冰冷:桂枝、当归、花椒、细辛、艾叶、生姜

痛经:香附、元胡、当归、五灵脂

手麻脚麻:桑叶、艾叶

关节疼痛:生姜、艾叶、桂枝、桑枝、红花、伸筋草

用量:上述泡脚方,除了细辛用约10克之外,其余各药材的外用量可以是20~30克。如果水太多,最多可增加到50~75克。

如果没有上述困扰,只想泡泡脚养生的,可以加点生姜或者花椒就好,这两种“料”祛湿散寒特给力,最适合这个季节,操作起来也简单。

图源:壹图网

科学泡脚攻略

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不宜太高,尤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水温。

时间:泡脚时间最好为晚上9点。

此时为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泡脚不但能保养肾脏,还能释放一天的疲劳,促进睡眠。

时长:15~30分钟,感觉身体微微透汗即可。万不可泡到大汗,过犹不及。

深度:水深要浸没到小腿,这样才能充分扩张血管,发挥药物作用。

泡脚桶:推荐木桶、塑料桶、恒温泡脚桶。不推荐金属盆,比如铜盆、铝盆,因为金属离子会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得药物作用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