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伴鲜花!夫妻俩相濡以沫36年,碰撞出滚烫的人生!
提到贵州特色美食,大家会想到什么?花溪牛肉粉、酸汤鱼、丝娃娃......除了这些,还有一样咱贵州人餐桌必点特色菜肴——辣子鸡,在贵阳市花溪区长江路的农贸市场里,就有一家辣子鸡夫妻店,听说他们两位的故事就像绿叶与鲜花一样。
在花溪区长江路上的农贸市场里有很多小店,蔬菜水果摊、修理铺子、杂货店遍布街头巷尾,处处都充满着惊喜和烟火气息。农贸市场中段,成二嬢辣子鸡店里的两位店主正忙得热火朝天,57岁的陈克英称重凉粉、招呼客人,丈夫老蔡则在一旁舂起了糍粑辣椒。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蔡显明:我们这个阳朗鸡要用特制的手工舂的糍粑辣椒,一般我们做一次辣椒可以管一两天,但是舂一次就要两三个小时,很累人,因为辣椒是煮过的又是热的,所以要费很大力才能舂好。
今年58岁的蔡显明可以说是店里的体力担当,搭配上妻子“美食大当家”的技术,夫妻俩的小店经营得是如鱼得水,而这条道路的开端,还得从陈克英的“厨神世家”说起。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陈克英:从我记事起,我家就是经商的,我奶奶就是在饭店里面做吃的,所以做餐饮的观念在我心里面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从小,陈克英就生活在息烽县阳朗村,说来也怪,家里有五个姊妹,唯独陈克英爱“吃”,成天跟在老一辈的身后看他们做吃食,偶然还要吃上两口,耳濡目染下,没多长时间她便将技术都学会了,没多久,陈克英也跟着母亲摆起摊来。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陈克英:改革开放之后,我妈妈就开始做这些事,买高压锅来压鸡,在门口摆摊卖凉面、摊摊豆腐。
凉粉凉面都只是开胃菜,重头戏还得是祖传手艺做的阳朗辣子鸡,香辣软糯,独具一格,借助息烽阳朗辣子鸡在贵州美食市场中的美名,陈克英餐也在贵阳开了一家炒鸡店,专炒阳朗辣子鸡。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陈克英:在贵遵路还没开通之前,我就和我表妹在离我家大概三百米的地方开了个馆子专门炒辣子鸡。
小店虽然开起来了,但由于经验不足,没过多久就面临着关门的窘境,加上孩子的出生,陈克英也将重心转移到了家庭上,养家的重任几乎落到了丈夫蔡显明一个人的身上。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蔡显明:我之前一直在开货车,她要带两个孩子,我大清早出去,晚上才能回来,我家两个孩子有时候一个星期都看不到我,我回来他们都睡着了,我走的时候他们还没起床,感觉很心酸。
老蔡干过运输,开过木工店,做过工程,也进入过绿化行业,总是风里来雨里去,无论多折腾,陈克英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但生活还是免不了失败,无奈之下,夫妻俩决定回归老本行,再次做起最熟悉的行当。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蔡显明:后来我们又回小河了,为了生活我们总要找点生意做,于是就开了个小门店,开始做我老婆原来做的这行,她做餐饮经验非常丰富,从十多岁就开始做了。
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店铺渐渐有了客流,2022年4月,夫妻俩将辣子鸡店开到了花溪区长江路上的农贸市场,在两人的配合下,生意越来越红火。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陈克英:像我们炒一只鸡大概要炒半个小时,炒半只鸡20分钟就可以炒好了,一天下来,我们大概能炒个五六十只鸡,一天拼着命炒,还是很辛苦的。
每天,夫妻俩都是夫唱妇随,分工明确,再难熬的生活他们都过得乐此不疲。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蔡显明:她主要负责炒鸡,我负责宰鸡,这把刀有两斤重,我们生意好的时候,我一天都在宰割,晚上我这只手都是酸痛的,有时候她炒鸡炒不过来的时候,我就帮她搭把手,我是她的最佳配角,她是鲜花,我是绿叶。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时间一久,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的名气越来越大,可以说鲜花绿叶都功不可没。如今,只要店铺一开张,十里八乡的食客闻着味儿就来了。
顾客:从他家开张我就过来吃的,我住在烂泥沟金竹镇,我特地打车过来吃的,他家口感好,味道好得很,是正宗的息烽鸡,我吃惯了他家。
顾客:我们经常过来吃,隔十天半个月不吃,还有点想,他家做得干净卫生,我们老年人吃着很舒服。
绿叶配鲜花,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已经让夫妻俩共度了36年的风风雨雨,也有了今天的小店,小店虽然不大,却承载了夫妻俩的绵绵温情和烟火人生。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蔡显明:一家人就是这样相互支持的,肯定要互相宽容、理解。
成二孃息烽阳朗辣子鸡店老板 陈克英:每天都是很高兴的,不管生意好还是不好,反正必须笑脸迎接客人。
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快乐,自然也有苦闷,但正是因为有着那些时光积累的下来的陪伴,生活才有了希望,就像一碗辣子鸡一样,油温上升,放下辣椒,就会碰撞出滚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