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155期 总第281期)
一、18家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打通数据“资源—资产—资金”的转换通道。据《证券时报》报道,随着数据资产入表相关规定的落地,数据资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朗,据统计,今年已有18家上市公司在一季报中披露了数据资产,共涉及金额1.03亿元,分别计入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存货等科目。其中,卓创资讯成为首家在半年报中披露数据资产入表的A股上市公司,入表金额为1786.97万元,较一季报增幅90%,全部为自行开发所得的数据资产。
行业专家表示,数据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增长的关键因素,数据资产入表,从资产角度揭示了数据资产的经济价值,将以新视角重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具有数据交易和商业化场景、对数据高度依赖的创新型企业均更适合、也更能从数据资产入表中收益。据统计,近两年全国至少已有80例数据资产融资成功的案例,公开报道的融资总额近10亿元,单个案例融资金额则多集中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数据资产无质押增信贷款等。
二、北交所带动效应持续显现,新三板挂牌公司向上发展意愿强劲。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以来,168家挂牌公司发布上市辅导公告,北交所成为其青睐的上市板块。目前合计565家挂牌公司计划赴北交所上市,其中525家处于上市辅导阶段,24家完成辅导验收。另有100多家挂牌公司处于北交所上市审核阶段。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有望迎来更多优质科技型企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标的选择,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夯实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根基。众多挂牌公司满足条件之后,便马不停蹄奔赴北交所。部分公司挂牌时间不足12个月,但先把北交所上市辅导提上日程。为抢抓在北交所上市的机遇,不少公司更换上市板块。有券商分析师表示,6月以来,北交所受理上市项目数量激增,大体量企业不少,预计2025年将是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改善的重要一年。
三、南宁市以“基金+产业”模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南宁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南宁市国资国企积极构建产业基金群,以“基金+产业”投资模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铝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一是优化制度设计,释放运行潜力。通过建立“1+N”母子基金高效联动体系,创新性地将母基金在子基金的出资比例由以往的“不超过30%”突破提升至“不超过50%”,子基金返投南宁市的比例由以往“不低于母基金出资的1—1.5倍”降低至“不低于母基金出资的1倍”,持续释放基金运行潜力,增强母基金、子基金多级放大作用。二是聚焦以点塑链,丰富产业生态。借助比亚迪“链主”优势,以整车制造为核心,设立15只总规模约140亿元的子基金,精准招引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从无到有构建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汽车零部件”的汽车产业链。同时,通过设立新能源汽车专项投资基金,投资合众新能源汽车,丰富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三是激发联动效应,打造产业集群。在发挥基金投资带动作用方面,南宁市深化“基金+基地+产业”招商模式,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需求,加强产业园区载体建设和闲置厂房定制化改造,提升园区运营、资本对接、供应链金融和市场信息共享等服务能力,带动形成了南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区,有力推动总投资102亿元的多氟多20GWh锂电池项目及关联产业落地,实现2024年上半年产值达6亿元。
四、全国首单十年期科技创新私募公司债发行。据无锡市委金融办消息,近日,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十年期科技创新私募公司债“24锡产K3”,以耐心资本赋能科技创新,为健全产业链条提供稳定的金融活水,坚定助力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本期债券由天风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为10年,票面利率为2.47%,创全国10年期私募公司债最低价。本期债券募集资金精准投向集成电路、商业航天两大领域,推动长期资本入市,为科技脉搏注入不竭动力;通过耐心资本发力,吸引前沿技术汇聚无锡,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布局。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