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 •推荐 | “驴背诗思”孟浩然

《语言文字报》 | 2023-03-30 15:19

作者:黄宗慈

孟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同时代的诗仙李白,对年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极为欣赏,曾作诗赠孟浩然,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诗中说孟浩然年轻时就不喜当官,一直到老都没改变当隐士的初衷,说他因为喜欢侍弄花草而不伺候皇上。然而,史实恐非如此。孟浩然不当官的主要原因是应试不中、官运欠佳。

好友王维非常欣赏孟浩然的才气,为他应试不中感到惋惜,因此便找机会向唐玄宗推荐了孟浩然。谁知皇帝读了孟浩然的一首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他对于诗中的怨怼之情很不满,因此有些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虽然最终没能为朝廷效力,孟浩然还是很感谢王维的知遇之恩。他曾写有一首《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诗中充满不得志的怨叹。

王维还替孟浩然画过像。根据《新唐书》记载:“王维过郢州,画孟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据说,之所以会有这幅画像,是因为有一次王维在此亭避风雪时,看到瘦弱的孟浩然骑在一头同样瘦弱且有点跛脚的驴背上,摇头晃脑地吟着诗句走来。王维看到了老友落魄的样子,情不自禁地画下了孟浩然雪中骑驴的图像。

唐朝稍晚时期有位诗人叫郑綮,他当了宰相之后,有段时间诗作比较少。有人问:“相国近来诗思如何?”郑綮答:“诗思在灞桥风雪驴子背上。”意思是等有闲情逸致在风雪天骑驴过灞桥,就会有作诗的灵感。这里用的是王维画孟浩然像的典故。“驴背诗思”由此成为中国诗人的鲜明代表形象,也成了许多画家的绘画题材。